央广网泰州8月8日消息 在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有这样一群人,自愿报名参加“疫”线卡口志愿服务,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大学生……正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志愿者,“疫”无反顾坚守在卡口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
“夫妻档”志愿者:“疫”线伉俪 坚守初心
陆年宝是江苏丁鸿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其妻子张红是罗塘街道高陈社区退休工作人员,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和妻子张红第一时间成为罗塘街道高陈社区疫情防控的首批志愿者。
面对今年新冠变异病毒带来的冲击,作为“老高陈”人的他和妻子义无反顾地再次“请战”,他们克服炎热、暴晒、高温、风雨等困难,认真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排查、登记。7月26日当天结束卡口执勤后,陆年宝发了一条朋友圈:“再次穿上红马甲,圆满完成任务,明天继续。”短短一句话里充满了骄傲。

高陈社区卡口志愿者陆年宝夫妇(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灵魂工程师”志愿者:“疫”线红烛 照亮别人
在北街社区防疫一线上,有一位秉持“红烛精神”的退休教师,她退休不褪色,把奉献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就是北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许瑞华。由于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要开展“三查一测一提醒”,但“行程卡、健康码”是动态更新的,许多老年人出入社区时经常被“卡”,容易出现抵触情绪。
遇此情形,许瑞华耐心对他们进行劝导,手把手教他们操作,让卡口管理有条不紊。“年纪大的尽量少出门”“我们要配合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他们也不容易啊”这些简单的“家长里短”,平复了居民因疫情和酷暑带来的焦躁情绪,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北街社区卡口志愿者许瑞华(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新青年”志愿者:“疫”线尖兵 不负韶华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在这种特殊时刻,他们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事先没有准备的“社会实践”中,让青春在“疫”线接受洗礼。
唐园社区志愿者高铭钰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社区每天实行轮班制进行交接。高铭钰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提醒居民尽量留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除此以外,她还与社区蒋爷爷一道,在唐园社区设立的卡口,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查看行程码。烈日酷暑,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坚守岗位。“八小时的室外值班无疑是漫长而辛苦的,但这样的坚守却可以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做点事,我引以为傲。”高铭钰一脸自豪地说道。

唐园社区卡口志愿者高铭钰(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一群“最可爱的人”,身披“志愿红”默默无闻地付出,当万家灯火时,他们站岗执勤在每个卡口,奔波在“疫”线服务的路上,生动地诠释着新时代的志愿精神。(蒋子龙 潘汉芹 刘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