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02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用情书写时代答卷——永州经开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1-07-02 09:32 | 来源:永州新闻网


       永州日报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刘如国 郭东灿

              建党百年之际,永州迎来了一件大喜事。6月17日,国务院批准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市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永州经开区始创于1988年,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9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从1988年的“经济发展的特区、现代工业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配套改革的榜样”建设目标,到如今的“绿色发展样板区、改革创新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经济发展增长极”总体发展定位,永州经开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梦想实现。永州经开区定位新时代谋划,用心用情用力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喜人答卷。2020年底,永州经开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2.34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35208万元,同比增长11.12%。

       更新理念定路径

       驱车驶过新落成的九疑大桥,再沿湘江西岸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路让人心醉的美景,河畔花草斗艳,河水清澈如镜,前来休闲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

       “这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来这里走走,心情舒畅。”带着孩子在亲水河小游园游玩的赵女士感慨万千。

       近年来,永州经开区确立了绿色发展样板区的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从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要素汇聚到集约管理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绿色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路径,全面小康是目标,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经开区党委书记高守凯说。经开区坚持绿色发展,对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一谷两中心四基地”,打造“园中园”产业集群。按照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规划理念建设亲水河科技谷;建成运营潇湘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古巴在中国境内的第一家新药研发机构——中国古巴生物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对标“中国智造”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为主;深挖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富矿”建设高端大数据及应用技术产业基地;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立足永州资源禀赋建设天然植物提取高技术产业和化妆品生产示范基地。

       构建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间的循环产业链,提高行业间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从整个绿色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层面出发,加强开发区与社会系统的链接循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构建大循环产业链。

       围绕生物医药的特色产业链,打造天然植物提取产业园,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建成植物提取专业工业污水处理厂、集中供气中心和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实现集中供气、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将特色产业打造为“绿色、低碳、循环、清洁”发展新高地。

       坚持“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的模式,持续推进环境整治,腾退工艺落后、与产业定位不符的规模以上企业4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企业9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19家,全面淘汰园区范围40吨以下燃煤锅炉,升级改造为清洁能源;完成园区重点行业VOCs专项治理;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完善企业内部、园区内部小循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污染的全过程监控,加强副产物和有机废料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构建清洁型绿色产业体系。

       补齐短板筑底线

       “我为企业扶贫工作点个赞!”拿着《贫困户委托帮扶协议书》,经开区仁湾街道罗建村卿夫玉喜气洋洋。

       永州经开区将产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科学技术+农业基地”模式为基础,采取“委托帮扶+直接帮扶+带资入股+技术指导”等混合帮扶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根据“四跟四走”的思路,经开区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收益分配机制,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既扶贫又扶志。对既有产业发展愿望,又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直接帮扶方式帮助其发展产业,结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带动贫困户劳动脱贫。对于没有适合发展产业项目的贫困人口或老、弱、病、残等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人口,采取委托帮扶、股份合作、资产收益扶贫等形式进行帮扶。根据罗建村72户贫困户实际情况,湖南吻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科学技术+农业基地”模式为基础,推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带资入股(资金奖补)、技术指导等方式,以黑花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园区实现精准扶贫。公司以永州市农业公共品牌“永州之野”为核心,与东冲村党支部联合共建“富硒”黑花生种植基地200多亩,帮助18户村民就近就业,帮助8户贫困种植户顺利脱贫,大大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巩固了园区产业扶贫发展成果。

       脱贫摘帽,幸福花开。目前,经开区两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7户1783人全部脱贫摘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连续三年被省、市纪委评为先进县区(一类单位)。引进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7个产业扶贫基地,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45家,建成扶贫车间4间,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经开区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在8个行政村新修通村通组公路18.2公里;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村庄四边绿化3.5万平方米、拆除空心房67座、改厕513座、新增道路硬化11公里、新增垃圾收集容器626个;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间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活动,举办了首届工间操大赛、首届全民乐跑赛、带货直播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一体推进禁毒、扫黑除恶、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设立快警平台1个,快警支援平台1个,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明创建添颜值

       一条条道路平整干净,一个个小游园鸟语花香……漫步经开区长丰社区,文明气息扑面而来,一张张笑脸如沐春风。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经开区突出民生导向和资源共享理念,通过移动互联网运行“城市微大脑”,让社区服务和公共文化项目直达每家每户每个居民。

       “我将社区一年的变化,用新老照片对比晒到了群里,短视频晒到优酷网,引来群友一阵喝彩,一片点赞!”说起长丰示范社区建设,年近六旬、从小在长丰长大、工作生活的周军军笑着说。

       “我们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生活缴费、民生保障、政务办理等60项服务。你看,点击‘生活服务’,再选择‘智慧停车’,就可以实时获取各车场的剩余车位及占用车位。”长丰社区党委书记雷立红用手机向居民演示。

       经开区依托智慧产业优势,开发了“长丰社区智慧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提供生活、政务、文化三大板块60项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水、电、气等生活缴费,享受外卖电商,联系家政上门服务,在线咨询医疗健康服务,联系交通出行,在线办理或查询就业、社保、医保等业务,参与社区各类文体活动及志愿者服务。

       经开区还利用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义诊”进社区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家庭教育、禁毒宣讲、健康教育及“莲姐姐”课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小康催人舞,幸福入梦来。从“外在美”到“内涵美”, 从带动一群人到幸福一座城,文明之花在经开区落地生根,助推全面小康有颜值更有气质。

       本版照片均由永州经开区党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福建福州:一地一亮点 走出新时代… 浙江举办首届手语大赛 完善亚运会… 党是幸福路上最亮“灯塔” 人民是… 市职工志愿者之家正式启用 我县召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五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开展青年… 吉林省多地交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 涉嫌非法,陵水这两个社会组织被“…
推荐文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 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在杭州开… 广东法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 第四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 签约面积… 69个资源枯竭城市累计获中央财政支… 北京优化升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同… 手机新农具 直播新农活 “网红”新… 央行等六部门: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