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甘肃永昌社区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细心守护”辖区居民
发布时间:2021-06-28 09:4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7日电 (高康迪 高莹)“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家好。我们是永福苑社区‘小板凳’志愿者,我们在这里为大家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每个星期五,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永福苑社区的“小板凳”志愿服务队都会准时开讲。社区居民坐在树荫下,听志愿者讲解大伙儿最关心的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模范事迹、法律法规等。

  为有效解决以往社区理论宣讲存在场地受限、人员受限、居民难接受、宣传效果差等问题, 2019年7月,永昌县城关镇党委委员、二级主任科员,永福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韶华带领20多名社区志愿者组建“小板凳”志愿服务队,深入居民楼院为居民讲脱贫攻坚、谈形势政策、说变化成就。

图为在做志愿服务的刘韶华。(资料图)金昌市妇联供图

  2020年除夕那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韶华强忍着感冒不适,带领党员干部干在前。

  永福苑社区1.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分布着8个居民小区、30个零散楼栋、32院平房。居民有3356户10338人。面对这一万多人的庞大群体,如何在科学防控的同时做到严防死守?

  刘韶华发动辖区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在居民小区、零散楼栋设置监测点12个,全天候24小时进行值守。并为居家隔离的湖北武汉来永人员提供买药、买菜、购物、充水电费等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一上班,人们总能看到她拿着大喇叭在小区楼下、大街小巷向居民“喊话”,直到喉咙沙哑才肯喝口水歇一歇。

  从新疆探亲回来的张某一家3口被居家隔离,家里缺米少菜而且没有体温计,无法自己测量体温。听到这一消息后,刘韶华第一时间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为其采购大米、清油、蔬菜等生活用品并亲自送到家门口,还把自己家里唯一的一支体温计也送了过去。

  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冒着严寒在监测点执勤,刘韶华还自费为每一名执勤人员买了“暖宝宝”,细心为女干部购买“暖宫贴”。

  不仅如此,刘韶华还时常在住宅小区、居民楼下和居民谈心聊天,实现由过去居民“跑腿”听报告向干部入户“拉家常”的转变。

  在社区,刘韶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电脑、活地图”,她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密密麻麻详细地记录着社区的大事小情,事无巨细,清清楚楚。

  社区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邹某一直与老母亲相依为命。老母亲去世后,邹某唯一的依靠没有了。刘韶华得知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邹某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主动担负起了对他的监护,这一承诺就是十几年。邹某成了永福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牵挂,什么时候该给他送衣服,什么时候该交医药费,入冬该给他买棉衣了,袜子应该换了……这些琐碎的事,多年来刘韶华没有忘记过一次。

  刘韶华在社区工作已有10多个年头,刘韶华先后被授予甘肃省一等功公务员、2011-2014年度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金昌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金昌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被永昌县委、县政府记公务员三等功1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因工作突出,被金昌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去年12月6日,刘韶华荣获“最美公务员”称号并在北京参加荣誉发布仪式。这是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全国“最美公务员”。10年如一日的坚守,换来了辖区民众的安心。(完)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甘肃永昌社区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细… 浙江温州:“智慧大脑”赋能法律监… 八万城市志愿者集中上岗 广东法律大咖“送法下乡”,让民法… 志愿者风采|彭家沟社区开展“法治… 通过“点单”“接单”参与交通志愿… 福建泉州丰泽区:送法进校园 守住未… 我市司法行政服务系统“我为群众办…
推荐文章
东航执飞天府机场首航航班 国际航… 政策发红利、物流筑保障 跨境电商… 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再创新高 专家… 多路资金组合拳发力 先进制造、新… 进一步降费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994万千瓦 青海新能源发电出力创新… 山东烟台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山东首条城际氢干线发车 氢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