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需求,梁河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三大平台
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绘就了宏伟蓝图。梁河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领导小组文件和实施方案,担实责任推进梁河县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不是三大平台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有效满足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将三大平台有机融合,使公共法律服务标准统一,协调一致,使群众的需求得到一网通办,快捷办理。
梁河县司法局在人员少、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建设了公共法律服务县、乡、村三级实体平台。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有专门的接待窗口、可以起到指引、咨询、投诉及受理、办理业务的作用;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设有值班律师工作站可以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服务;在工、青、妇、劳动、民政、残联设有法律援助工作站可以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在村(居)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可以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帮助。这些工作站、点是梁河县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公益、专业、均等、便民的综合性“一站式”“一窗办多事”的服务窗口。“12348”热线平台在省厅统筹下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发挥着在线咨询解答、在线服务办理、信访投诉的功能。同时,梁河县司法局不断完善“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利用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云南法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云岭法务通机器人的互联互通切实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断探索
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
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引领确保公共法律服务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以实体平台为统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迈入“好不好”的新阶段。
公共法律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到探索公证办理“一次不用跑”,从打造“全覆盖、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圈到在实现“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上下功夫。
推行公共法律服务“3+X”模式,即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3项基本服务,增加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安置帮教、社区矫正、行政执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服务。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改“独唱”为“大合唱”,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法律团体,推动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
下一步,梁河县司法行政部门将在2022年前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下功夫,争取到2035年建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