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以法治信息公开建设为抓手,立足普法依法治理职能,建强“三支”队伍,夯实“三大”阵地,创新“三种”形式,打通基层法治信息公开“最后一米”。
一是建强“三支”队伍。组建专业队伍。将全市49个执法部门单位纳入“谁执法谁普法”队伍,实行“菜单式”普法,根据需求定期上门开展法律服务;完善法律队伍。成立由102名法律专业人才组成的社区法律顾问团,覆盖全市866个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期参与村民阳光议事日、每月社区普法大讲堂、公开接受群众咨询来访等活动,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知心人”;密织志愿队伍。在各镇街区、社区村居建立了以执法工作人员和老党员、老干部等为主体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化解村居纠纷,目前全市普法志愿者队伍达到580人,普法宣传员4520名。
二是夯实“三大”阵地。打造“以案说法”阵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谁执法谁普法”服务窗口,摆设各单位普法材料,在群众办理业务时,主动给予讲解,提高了法治信息公开实效;打造“线上普法”阵地。组织全市各部门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潍坊日报·今日安丘》开辟“普法进行时”专栏,将《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在报刊广泛宣传,拍摄“社区矫正法宣传”等视频短片,形成了“报纸有文、网络有言”的浓厚氛围;打造“便民宣传”阵地。在青云山广场打造涵盖党纪党规、民法、刑法等内容的“青云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汶河广场打造综合普法示范基地,在市区主干道打造了30余公里的普法宣传街,在村居社区设立1030个法治宣传专栏,让群众在休闲娱乐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三是创新“三种”形式。普法“赶大集”。组织普法宣讲团,以民法典、扫黑除恶法治宣传等法律法规为宣讲内容,深入农村集市、摆开宣讲台,主动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普法进“夜市”。组织公证员、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走进夜市广场开展普法,通过张贴普法标语、发放书籍、开展法律答疑等形式,向群众现场普法;普法进“田间”。组织涉农普法宣传员,深入养殖种植基地现场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在村居配备农产品检测员,对田间检测的同时开展农业生产普法教育,提高了农村群众“依法种养”的法律意识。
(来源:潍坊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