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不断完善成熟,对外资展现出特有的吸引力。
11月30日收盘后,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此前宣布的11月份季度指数评审结果正式生效。12月1日晚间,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多个指数成份股进行调整。
此次富时罗素的调整力度较大,其背后不但是对目前市场热门赛道的再度考量,更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理解与认可。
此次调整,富时中国A50指数成份股新纳入亿纬锂能、海尔智家、片仔癀,将海螺水泥、美的集团、三一重工从第一梯队剔除。这被业内解读为,周期股经过今年上半年冲高后,近期持续出现回落,背后是随着政策调控持续加码,很多周期行业红利有所消失,因此,市场对周期股未来业绩预期转冷。
从此番几个指数成份股的调整情况来看,传统周期股成为被剔除最多的对象。而那些被调入的公司,多数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北向资金延续“买买买”模式,以真金白银为A股市场“加油”,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活力和潜力的认可。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3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584.2亿元。自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1.55万亿元。2017年至2019年,北向资金通过沪深股通渠道分别净流入A股1997.38亿元、2942.18亿元、3517.43亿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外资净买入力度略有减弱,净买入金额为2089.32亿元。
外资配置A股的速度加快,且渠道更多元。今年10月29日,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成功跻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持续拓展和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丰富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渠道:符合条件的科创板股票正式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沪伦通机制稳定运行;QFII新规落地实施,投资范围扩大至商品期货、商品期权、股指期权等。
外资一直保持着稳步流入A股市场的总态势。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强韧的中国经济给各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低于50%临界点后,重回扩张区间。这显示出经济运行和市场预期的积极变化。
对于明年的投资机会,国内外机构普遍认为,2022年A股有望迎来向上机会,预计北向资金净流入达3000亿元-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