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乘以产能,简单按几下计算器,就能估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净利润。在今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背景下,市场普遍给予周期股很高的净利润预期。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周期股股价与商品价格走势分化,最赚钱的行情已过。周期股的上涨逻辑将要面临三季报大考,在后市结构分化过程中,关注具备中长期成长性的品种。
最赚钱的行情已过
众所周知,周期类公司今年很赚钱,但盈利一旦不符合市场预期,其结果就是股价大跌。
10月8日晚间,山东海化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亿元-4.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9亿元。但这份业绩预告,并未扭转山东海化近期的连跌走势。10月11日,山东海化跌停。
远兴能源的情况类似,10月11日股价下跌3.65%。10日晚间公司在三季报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0.3亿元-21.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288.28万元。
与此同时,上述两家公司产品的期货价格——纯碱期货仍在上涨。10月11日,纯碱主连期货合约盘中最高升至3544元/吨,创上市以来新高。
市场人士表示,从历史经验看,当周期股股价与商品价格走势背离时,往往意味着最赚钱的行情已经过去。
除了自身业绩考验,周期股还要面临场内资金分流。“站在当前,2月以来持续调整叠加估值合理,三季报落地有望带来价值股的估值切换行情。”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王杨表示,对价值股而言,三季报落地或将驱动估值切换行情。以2010年以来各个行业的上涨概率为统计口径,四季度银行、家电、食品饮料等价值股上涨概率较高。背后的原因是价值股作为盈利相对稳定的品种,随着三季报逐步披露,开始进行估值切换。
10月11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低估值个股纷纷大涨。
三维度看后市
对于周期股后市走势,机构人士表示,要从不同的时间维度看待。短期看供需(景气)和三季报支撑,中期看宏观经济(GDP增速)和四季报预期,长期看“双碳”政策促使行业分化。
短期而言,行业供需和政策调节都会影响周期股的价格,但短期内依然是景气决定股价。如果高景气能够得到三季报验证,后市仍有反弹需求。中期需考虑2021年的业绩高基数效应导致2022年的业绩增速受限。长期看,“双碳”政策将导致周期股的分化,“双碳”政策代表了长期政策趋势,将改变能源和产业结构,只不过在过渡期内传统能源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可能由于各种因素而面临紧缺局面。
回顾这波周期股行情,内部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黑色系、传统工业金属、部分化工品,它们的上涨起点是由涨价、盈利驱动开启的。另一类是锂、钴、镍等能源金属小品种,它们是跟随电动车大浪潮,估值率先驱动,而后再有业绩催化和验证。
对于后者,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关注点从其单纯的周期性向背后的新能源属性过渡,产业趋势的重要性大于单纯的宏观波动,长期成长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逻辑。同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光伏、水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会大幅提升,相关新能源金属需求空间极大。因此,具备成长性的资源股仍可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