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券商年内发债情况一览
证券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规模直接决定了业务规模。近年来,券商不断通过发债“补血”扩大资本规模。其中,头部券商成为近年来的融资主力,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等券商纷纷获准公开发行超百亿元大面额公司债。
从已发行方面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券商通过发行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已累计募资6239.85亿元,同比下降12.88%,主要是因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同比大幅下降所致。
发行公司债仍是
券商融资主要途径之一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指出:“经过四年努力,证券行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稳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不断增强,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健全,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行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进一步夯实了稳中求进和守正创新的基础,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
实际上,“资本为王”已成证券业共识,券商融资意愿迫切,普遍通过资本市场扩大资本规模。《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后发现(下同),在间接融资方面,今年以来,券商已通过发行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次级债、短期融资券的形式,累计募资6239.85亿元,同比下降12.88%。
其中,发行证券公司债仍是目前券商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中信证券获批发行不超800亿元的超大面额公司债,引发业内高度关注;近日,广发证券也获批发行不超500亿元的公司债。
从已发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券商已发行114只证券公司债,发行总额为2912.4亿元,同比增长27.98%。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8家券商今年发行证券公司债总额已超过100亿元。其中,中金公司已发行证券公司债310亿元(包括中金财富);国泰君安已发行300亿元,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分别发行252亿元、216亿元、210亿元。此外,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包括申万宏源证券)、广发证券已发行的证券公司债总额也都超过100亿元。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融资角度来讲,发行公司债一方面是速度上比较便捷,另一方面是债券相比其他如股权等融资方式灵活度更高等。”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行业组负责人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证券行业正在向重资本化发展,从政策面看,目前处于证券行业监管宽松创新周期,市场整体上行,同时监管层鼓励头部公司做大做强。从业绩角度看,券商业绩连续增长,公司债融资成功率有望提升。公司债仍是券商最主要的融资途径之一,发债融资能够扩张券商的资本规模,对标国际投行,我国证券行业杠杆率较低,券商融资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通过提升杠杆率券商有望扩大净利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另外,自券商获准公开发行次级债券后,包括头部券商在内,不少券商公开发行次级债的意愿强烈,进一步拓宽了券商发债渠道。今年以来,券商已发行46只次级债,合计发行总额1227.45亿元,同比增长85.14%。其中有36只券商发行的次级债全部为公开发行,票面利率在3.27%至4.7%之间。
“去年5月份,证监会放开公开发行次级债券限制,允许证券公司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为证券公司发行减记债等其他债券品种预留空间。次级债发行门槛较低,且收益相对更高,在政策放宽背景下,券商的发债渠道进一步拓宽,同时次级债能够使券商有效地使用杠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陈梦洁进一步向记者表示。
短期融资券
年内发行“遇冷”
与发行证券公司债相比,发行短期融资券具备发行门槛低、周期短、能快速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特点,已成为券商补充流动性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今年以来的发行却意外“遇冷”。今年以来,券商共发行90只短期融资券,合计发行总额为2100亿元,同比下降50.28%。
从政策方面来看,2018年4月份,央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增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四大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券商流动性风险管理。2021年3月5日,央行发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流动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框架,取消发行前备案,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引导证券公司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促进货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中,对于《管理办法》中新增“近1年内流动性覆盖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万和证券认为:“像中信证券、华林证券等多家券商需要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以满足短融发行需求。40家上市券商2020年上半年流动性覆盖率的平均值(剔除极值)为282.2%,其中,中信证券流动性覆盖率为135.3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对于券商发行短期融资券“降温”的原因,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短期融资券的减量确实是和《管理办法》有关;另一方面,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中长期的资金需求更加迫切,所以吸引长期投资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