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低成本融资“潮落”信用债发行 频遭取消或推迟
发布时间:2020-06-30 09:25 | 来源:上海证券报


  6月,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量占当月总发行量的比值创出新高。据资讯数据统计,6月(以截至6月29日数据计算,下同)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为636.9亿元,而6月信用债总发行量为8990.8亿元,取消或推迟发行率高达7.1%。

  这一比例在2020年1月至5月分别为2.7%、0.9%、3.5%、3.9%和5.5%。由此可见,6月信用债一级市场取消或推迟发行现象十分明显。

 

  安排好的发行计划为何会取消或推迟?从相关公司的公告中,只能读到“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市场情况变动”等字眼。至于背后的深层原因,华西证券固收分析师樊信江认为,本轮信用债取消发行潮更多是由于利率波动下发行人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融资成本走高导致。

  “首先,近期多种类型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融资成本走高意味着发行人每年将多承担更高的财务费用;其次,结构上,6月取消发行债券的多为对票息、对利率较为敏感的高评级主体和央企,取消发行债券资质有明显向上迁移的特征;再次,虽然今年3月和4月也出现一轮取消发行潮,但彼时背后的原因是低利率环境下,债券投资机构负债端资金成本难以承受当时市场环境造就的低票息,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博弈过程中,部分债券取消发行属正常现象。”樊信江分析称。

  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李豫泽表示,对于债券发行人来说,选择取消发行主要是担心发行成本太高,在大幅波动的市场融资,票面利率不好把控。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后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会要求发行人给予更多票面溢价,这会强化债券发行人规避波动的心态,避免募集量不足而被动取消发行。

  从6月完成发行的部分高评级央企发债成本来看,部分企业3年期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已经超过3%,甚至部分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也逼近3%。

  一位大型券商债券承销人士表示:“此前高评级公司的发债利率低至1%左右,但5月以来债券市场大幅回调,收益率普遍上行,发行人融资成本相应提高,取消发行是想避开这段时间。”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在整体信用再融资环境宽松的背景下,利率回调从整体上冲击了信用债发行与净融资。展望后市,2020年下半年整体信用债到期规模较大,债券发行人发行新债滚续需求依然较大,未来信用市场发行环境主要取决于整体资金面。预计后续资金利率将保持稳定甚至进一步下行,因此,信用债发行环境料将保持稳定,市场发行节奏也将逐步恢复。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新三板精选层公开发行进入“读秒”… 证监会处罚獐子岛 受损投资者可起… 银行“抢食”投行业务 券商股还能… 过会率达92.94% A股IPO“期中”成… 资本市场“定制式改革”星夜兼程 创业板存量企业平移申报结束“倒计… 北上资金月内净流入逾816亿元 一线… 从“显”与“隐”看A股韧性与生机
推荐文章
我国拟修法促进专利实施运用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 ARJ21飞机正式入编三大航 东盟峰会聚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超55万家企业参与广西生活节 端午假期快递业务量增超四成 全行… 端午小长假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678万… 首度转正 5月规上企业利润上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