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虽然市场继续调整和走弱,但一些积极信号已经出现。其中,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产业资本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事件不断出现。
对于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大规模发布的回购方案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密集增持,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陆胜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数量和规模增长明显,主要原因是为了市值管理和股权激励。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大规模进行回购时,均是因为市场系统性下跌后,股票价格低迷,不能合理的反应公司的价值。在股票估值较低,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充沛的情况下,回购股票有助于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当前的运作状况、未来的战略规划都是最了解的,因此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出股价被低估、对公司的未来比较看好的信号,从而增强市场信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上市公司回购会减少上市流通股份的数量,提高每股收益,更重要的是大幅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因为产业资本对于上市公司的了解是远高于普通投资者的,通过回购可以向市场彰显大股东对于当前股价的信心,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预计在四季度将迎来回购大潮,上万亿元的回购资金将流入A股稳定市场预期。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股权回购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回购来提振股价,从而达到回馈投资者的目的。像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年几乎都会拿出大笔资金进行回购,从而提高每股收益,大幅提高股价,这一点值得国内市场借鉴。”杨德龙表示,在美国股市过去十年长牛里面,上市公司回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回购股份,彰显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于公司未来的看好,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公司的流通股份,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从而有利于公司的长远的发展。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很少分红,往往采取股份回购的方式来回馈投资者。这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长期股价形成坚定的支持。国内上市公司的回购在近几年也开始逐步增加,特别是绩优股。有资本实力进行回购的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做法。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从2007年开始,A股历史上共发生过6次比较明显的集中增持,分别为2008年8月份至2008年11月份、2011年12月份至2012年2月份、2015年7月份至2016年1月份、2017年4月份至2017年7月份、2018年2月份至2018年6月份、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月份。每次集中增持出现后,A股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
对此,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历史数据显示,产业资本净增持是市场见底的信号。而产业资本增持的动因,是估值处在相对较低水平,长期看公司估值将回归历史均值附近,从而在增持后公司股价走势向好。当产业资本进行大量增持时,表明不少公司的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而在回购方面,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认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潮持续、股份回购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当前国内经济积极向好的发展环境,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资金与资本得到了充分累积,叠加政策层面不断完善股份回购制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
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天风证券、东北证券、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近期也发布研报表示,近期股市下跌,众多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出手护盘,对市场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护盘让市场增持力量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市场稳定的基础将变得更扎实。
不过,也有券商人士提醒投资者,增持和回购都向市场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可以作为投资者决策时的参考,但更多的还是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及成长性。各家企业情况不同,最终的实际效果肯定也不尽相同。
“投资者也需要提防为了让大股东减持而进行的回购,这样的目的只是为了刺激短期的股价,并不是因为公司的内在价值被低估。虽然今年的回购规模增长明显,但绝对规模并不足以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的市场主要是受到经济基本面的影响。”陆胜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