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猪周期低谷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天邦股份(002124.SZ),在去年出现上市12年来的首亏之后,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继续滑坡。
8月21日晚间,天邦股份发布半年报称,报告期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57.90%;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大跌555.9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3月27日-7月26日,天邦股份第二大股东吴天星陆续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套现超7亿元。
净利润盈转亏
8月21日晚,天邦股份披露2019年度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57.90%;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大跌555.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74.58%至-3.07亿元。
对于业绩断崖式下滑,天邦股份表示,主要由于一季度猪周期低谷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养殖业务大幅亏损。
创始于1996年的天邦股份,2007年挂牌上市,目前拥有水产饲料、生物制品、生猪养殖、生鲜食品、工程建设五个业务板块。据了解,天邦股份把生猪养殖作为未来几年的业务重点,收入占比仍将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天邦股份整体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了58%,主要是由于生猪养殖业务规模扩大,出栏量增长所致,生猪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去年同期的58%上升到75%。
不过,由于成本增幅大于售价增幅,其生猪养殖业务2019年上半年亏损3.63亿元,其中3亿元的亏损发生在一季度,二季度随着猪价上升以及公司防范非洲猪瘟措施逐步到位,亏损幅度大幅下降。
而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也对其疫苗销售带来严峻挑战。2019年上半年天邦股份生物制品实现销售收入4700万元,同比下降60%,实现净利润1825万元,同比下降了65%。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贷款金额增加,上半年天邦股份财务费用6591.07万元,同比增长206.53%。
二股东减持套现7.23亿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天邦股份财报发现,自2007年上市以来,天邦股份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直到2018年迎来首个亏损年。而此前数年,天邦股份的营收、净利润以及经营性现金流已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天邦股份的营收分别为23.70亿元、30.61亿元、45.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3亿元、2.62亿元和-5.7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13亿元、3.35亿元和1.90亿元。由于业绩滑坡明显,天邦股份还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
除了业绩“变脸”,天邦股份还出现了高层震荡和大股东频频减持。2月21日,天邦股份对外公布,收到沈伟平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和总裁职务的书面报告。此外,天邦股份还与副总裁郁谦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
随后,天邦股份在5月24日收到王海林的书面报告,其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审计督察部负责人的职务。
同时,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月21日,天邦股份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持股12.42%的第二大股东吴天星因偿还债务、降低个人质押比例等原因,计划在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319.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
3月27日起,二股东吴天星陆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截至7月26日,减持数量达到公司总股本2.00%,已完成减持计划,套现3.83亿元。
除了上述减持计划外,吴天星还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341.4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2%,约套现3.40亿元。减持完成后,吴天星合计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变为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