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换姓后,这家公司IPO被否后“卷土重来”。
近期,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利得”)预披露更新了申报稿,拟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865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但记者发现,虽然龙利得更换了名字,但公司的质地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很可能再一次面临着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高、新建产能是否能够有效消化的问题。
更名再闯关
龙利得的IPO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5月。
彼时,更名前的龙利得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创业板的IPO申请。
2018年1月,龙利得因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高、新建产能是否能够有效消化、向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大额无息拆借资金用作临时周转的情形等问题,遭到了证监会的否决。
龙利得首次IPO以失败告终。
2018年11月,龙利得再次提交了申报稿,公司更名为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龙利得第二次IPO正式启动。
从“包装印刷”到“智能科技”,改名后的龙利得是否有明显改变?
8成收入来自华东地区
据了解,龙利得主要从事瓦楞纸箱、纸板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为食品饮料、日化家化、电子器械、医药医疗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包装产品和服务,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设计综合包装方案,提供精细化服务。
2016年-2018年,龙利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6.42亿元、8.61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自身的发展,龙利得已与立白、榄菊、益海嘉里、惠科(HKC)、博西华、美国好事多(Costco)、美国沃伦(Whalen)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此外,龙利得的生产基地位于安徽和上海,其在华东地区业务规模较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龙利得在华东地区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0290.04万元、48251.73万元、71427.95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6.96%、76.72%、84.95%。近三年,龙利得在华东地区产生的销售收入的占比均超过了7成。
记者还发现,龙利得对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了收入的近一半。
2016年-2018年,龙利得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068.4万元、33179.01万元、36244.3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57%、51.69%、45.60%。
前次申报时,2014年-2016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51.7%、56.19%、44.57%。对比发现,公司前五大客户仍较为集中。
对此,龙利得表示,如果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发生变化,或主要客户自身经营发生困难,都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或许是得益于营收的持续增长,龙利得的净利润也呈现持续增长的现象。2016年-2018年,龙利得的净利润分别为5031.01万元、5725.51万元、8875.58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82%。
需要指出的是,龙利得之所以能实现上述的净利润除了自身经营之外,政府对其的“帮助”也颇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龙利得所得税优惠金额分别为529.86万元、656.37万元和660.65万元;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802.59万元、993.45万元和581.3万元,两者合计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22.88%、25.64%、12.18%。
产能消化仍旧是问题
与前次IPO一样,龙利得IPO募集资金多半是用来扩大产能。
具体来看,此次IPO,龙利得欲募集42086.4万元。其中,1亿元用于扩建智能高效印刷成型联动线与智能物联网及仓库管理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9000万平方米纸箱产能;13560.52万元用于配套绿色彩印内包智能制造生产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新增12600万件配套绿色彩印内包包装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前次IPO上会时,证监会就要求龙利得说明新建产能是否能够有效消化。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龙利得主要拥有纸箱、纸板、原纸等三大产品。2016年-2018年,纸箱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7706.2万元、51469.96万元、75189.95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65.2%、81.84%、89.42%。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龙利得纸箱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68%、94.86%、85.42%,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8年龙利得的产能利用率已较2016年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
在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龙利得是否还能消化新增的产能?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龙利得纸箱的产能利用率存在数据“打架”的情况。
在龙利得首次IPO时,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龙利得的纸箱产能利用率为100.79%,较此次申报稿披露的产能利用率99.68%高了约1个百分点。
对此,一位注册会计师向记者表示,从龙利得两次IPO提交的申报稿来看,龙利得2016年纸箱的产能均是14327.04万平方米,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上次龙利得在统计产量的时候出现了误差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