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类信托市场暖意渐浓。1月集合类证券投资信托同比增长85.28%,环比增幅超过70%。沉寂了一年多后,信托配资也在加速“重出江湖”,2016年12月份信托新开A股账户达到1234个,接近2015年牛市最疯狂时期的数量。
记者对比发现,今年以来不少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累计涨幅可观。以创业板为例,如果剔除去年12月份以来上市的次新股,成长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40%,有机构认为,部分优质成长股逐渐进入价值区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倪明
(除署名外)
去年11月以来,证券类信托产品“咸鱼翻生”,资金募集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84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1400亿元。其中,债券是证券投资信托流向的最大部门,投资规模为2.03万亿元;仅有0.48万亿元投向股票,较二季度末增加700亿元。今年1月份,集合类证券投资信托的成立规模为119.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28%,环比增幅超过70%。去年12月、11月,证券类信托产品募集资金环比分别大增145.92%、133.26%。
信托配资正在加速
此外,中证登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信托配资正在加速,2016年12月份信托新开A股账户达到1234个,接近2015年牛市最疯狂时期的数量。而去年10月份、11月份此项数据分别为592个、707个。
股票信托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伞形信托,其二是单一账户结构化配资业务,其三是没有杠杆的管理型产品,其中前两类被认为是场外配资的重要形式。自2015年清理整顿之后,曾经火爆的伞形信托业务已经不可能新增,而本轮股票信托业务回暖主要是单一账户结构化信托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与2015年股票信托业务是以伞形信托为主相比,虽然新开户数与当时相当,但涉及资金量则相距甚远。目前股票信托业务升温,主要是以投资起点为千万元以上的单一结构化配资业务为主。这主要是大类资产配置需求、同业通道业务竞争、监管政策变化等方面的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多位证券信托一线人士坦言,结构化配资业务回暖趋势仍在延续,资金加杠杆进入股市的需求确实在增加。由于结构化信托配资业务的客户全部为机构,其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强,在一定意义上更具风向标意义。
房地产信托降温
房地产信托作为曾经的市场明星,现在开始收缩“战线”。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规模为1.35万亿元,尽管绝对数量依然庞大,但其在信托资产总体规模中的占比为8.45%,在信托资金的五大投向中排在最后一位,其占比规模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近期集合房地产信托发行及成立均有所降温,一方面是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信托公司放缓地产项目发行;另一方面,中央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释放对地产泡沫的担忧,在弱经济周期下房地产信托风险加大。”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
投资建议
2017年买哪类信托产品
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认为,传统基础产业类的PPP业务空间巨大,其次证券投资类、消费类、海外资产配置等同样值得期待和参与。对于房地产信托投资,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变化和行业景气状况,注重对信托底层资产的选择,如对房地产信托,可优先选择风控措施完善、交易对手为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区位及房价涨幅合理的项目,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信托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属于相对稳健型的投资品种。对于保守型及稳健性投资者,建议选择传统的基础产业类产品;对于超高净值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的投资者,建议可以配置一部分证券投资类和投资海外资产类产品。
板块分析
成长股人气渐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昨日,沪深两市集体回调,但中小创相对抗跌,当日跌幅均小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记者对比发现,今年以来不少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累计涨幅可观。以创业板为例,如果剔除去年12月份以来上市的次新股,鸿特精密、太阳鸟等成长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40%,有机构认为,部分优质成长股逐渐进入价值区间。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宏观策略分析师表示:“现在的很多成长股,就相当于过去的万科、美的、格力等等,但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可能业绩不稳定,导致财务指标波动较大,这也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困惑。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政策,因为这些成长股底子薄,基础弱,对政策的适应性相对较差。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A股中小创等成长股持续下跌的一个原因。”
但该分析师同时也指出,对于那些业绩持续增长的成长股来说,经历了2015年6月以来的连续调整,当前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特别是涉及互联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移动通信、信息软件等领域。
根据深交所最新数据,目前A股创业板平均市盈率71倍左右,中小板在52倍左右,相比2015年的高点均有大幅下降。不过,也有分析认为,鉴于IPO继续加速发行,使得风格能否顺利转换还需要等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近期中小市值个股总体表现较强,在经过大幅调整之后,创业板的市盈率从最高140倍,降到70倍左右,“有的个股可能先见底。我觉得创业板现在可以找一些个股的机会,但是整体的机会没有到来。”杨德龙认为。因此,市场主力目前依然是蓝筹股。
根据记者多方了解,虽然机构们纷纷看多A股,甚至是国家投行大摩都发布唱多报告。但结构性行业依然较为明显。其中,短线而言,前海人寿等部分险资概念股以及没有业绩支撑的妖股需要警惕。
风险提示
股民抢筹开板次新股要谨慎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欣)昨天A股波澜不惊,但次新股板块午后异动快速拉升,截至收盘,包括重庆建工、茶花股份、安井食品等28只个股涨停或者接近涨停。而上周次新股的代表性指数深次新股指数上涨幅度也达3.51%,尤其是部分开板次新股的龙虎榜席位中出现多家机构身影,资金追逐迹象明显。
市场人士认为,次新股板块今年仍然有较大的交易性机会,但散户如果要中途上车,要看清个股质地,从涨停次数、流通盘大小以及业绩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要盲目跟随。
近期次新股行情再度回暖。至纯科技1月13日上市至今仍未开板,累计涨幅高达14.5倍,截至2月24日已收获26个涨停,逼近海天精工30个涨停板纪录。
据了解,对于开板的次新股,被部分股民视为一次大好的投资机会。有部分股民甚至天天守在“一字板”门外排队,一旦涨停被打开就能接盘,期望在随后的涨停板中分得一杯羹。
但对此跟风行为市场人士普遍不太认同。有业内人士认为,游资之所以如此热捧新股,其意图并非看好新股价值,而是在疯狂的新股炒作中赚取短线利润,因此散户跟随追入风险很大。“首次开板之后,即使有短期的冲高,也很可能是机构获利出逃的坑。”股民刘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