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区域协调,构建发展新动力源(2020年中国经济怎么干⑧)
发布时间:2019-12-30 10: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三峡水库为沿江地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改善了长江中下游的航运条件。图为12月29日,雨后初晴的三峡大坝。
  郑 坤摄(人民视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其中特别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区域经济的一系列表述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优势互补,既加快形成几个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又缩小区域间差距、促进相对平衡,将是明年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为什么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地方?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而这三个区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明星地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工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资源丰富,创新动力足,城镇化水平高,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在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下,这三个区域已经初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具备成长为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的条件。

  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从何处着力?刘志彪认为,首先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次,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其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一线中不断发展壮大。他同时强调,三个区域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应鼓励沿海地区和长江下游的制造业沿长江流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不是鼓励向外转移,是推进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抉择。”

  大江大河,大保护大发展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份,人口和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均超全国的40%;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有着非常迫切的一体化发展诉求。

  如何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推进?张建平说:“目前,国家从规划层面上致力于多规合一,把主体功能区的区划和国家中长期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规划整合在一起,形成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这样的整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能够把每一个规划的设想和产业的布局、城市的布局、项目开发的规划都落到具体的空间上去,并且按照规划严格执行。所以,未来规划在促进开发与保护协调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张建平分析,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目前长江和黄河流域也更多地注重运用生态补偿机制,也就是上游省份和下游省份之间能够就生态保护这样的关键问题,建立起利益转移和补偿的机制,使得上游省份中的部分省份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换句话说,就是动用包括资源税、环境税和生态补偿机制等经济政策手段来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两个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更加协调。

  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近年来成为区域发展的热门话题。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这些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而形成的规模优势、经济效益以及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强劲,也能有效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张建平表示。他分析,未来在进一步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多数中心城市的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区域整体和国家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会继续加大。

  刘志彪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和载体。如何顺应这种趋势、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力?必须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为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房住不炒”,坚持稳字当头(2020… 前十一月央企净利润增百分之九 2020年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 下沉市场,储藏多少“金矿” 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事件频发 保护… 国内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主桥合龙 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3.2万亿… 网约短租房无序裸奔,真该管管了
推荐文章
中国证监会表示 加快制定、修改完… 北京至张家口高铁12月30日开通运营… 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比重稳步提升 … 普京与默克尔就利比亚等问题通电话 民法典草案等6部法律草案开始公开… 多维监督齐下 营商环境优化 截至11月底—— 全国城乡低保对象4… 香港居民将可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