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凸显共识
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南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7日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百人与会,就“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专家们认为: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发挥区域协作力量,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交通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创新性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发言中指出,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一盘棋思想,并做好顶层设计下的发展设计,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应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思维、战略思维、可持续思维、创新思维五大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从政府、学界、企业界三个角度解读绿色发展,并对如何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做好长江沿线区域产业布局提出建议。南京大学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就如何妥善处理好能源重化工业发展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这一两难问题发表观点,认为必须用新型工业化理念、思路与方法对沿江沿海地区能源重化工业进行结构调整。
当前,江苏正谋划把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指出,扬子江城市群落融合发展前景美好,但仍存在区域间城市化进程差异显著、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挑战突出等问题,江苏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引领、融合共生、绿色创新”为原则,规划建设好扬子江城市群落,并以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间的连绵发展。
会议研讨中,来自四川、重庆、湖北、江苏、上海等地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处区域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切实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有效应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流域整体性保护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重点区域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等挑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展开深入讨论。(王斯敏、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