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衡量中国财政政策的实际力度,远非预算报告中目标赤字率一个数字那么简单。近两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猛增,已有包括瑞银在内的专家指出,财政实际扩张力度已相当于将赤字率提高至4.3%。
今年“两会”通过的中国财政预算草案将目标赤字率维持在3%,与2016年相当。不过,仔细阅读这份报告不难发现,2017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猛增,从2015年首次发行时的1000亿,到去年4000亿,再到今年8000亿元,问世三年年度新发规模增长七倍。
除存量债务置换外,中国地方政府目前新增发行的地方债包括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两类,前者今年计划发行8300亿元,并依据《预算法》列入地方政府预算赤字;后者规模高达8000亿元,被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列入一般公共预算,不计入赤字。
然而,对市场而言,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与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期限、信用风险并无不同,同期限的地方政府一般债、专项债发行中标利率也在同一水平。
“如果加上8000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券发行,今年现收现付制下的广义财政赤字率将超过4.3%,”瑞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有四本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专项债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
大幅扩容
“在可预见的未来,专项债的发行规模还会继续上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全厚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于专项债规模迅速扩容,赵全厚解释称,一是专项债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对于一般债,不受财政赤字率的限制;二是地方政府目前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
中债资信公用事业一部分析师朱志斌表示,专项债发行募集的资金都需要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上,包括市政道路类、土地整理类、安置房、棚改类、轨道交通、铁路等,大多数以基建类项目为主。“这三年专项债规模增长比较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着力点,有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专项债发行公开透明,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汪涛说,相比过去通过融资平台隐性发债,专项债“更加透明,是政府的就是政府的债,这是一个进步。” 但她也表达了另一层担忧,即在保增长保投资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融资更加隐蔽,如部分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实际是国企或者是融资平台,这令计算中国政府广义口径下的赤字规模更加困难。
偿付压力
专项债投入到偏公益性项目中,项目收入往往不足以偿债。专项债偿还需要依靠当地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中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主。随着房地产调控升级,未来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面临不确定性,不少地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对专项债的保障能力堪忧。
彭博整理数据显示,云南省专项债余额约为1200亿元,而该省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仅约432亿元,专项债余额是其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8倍;贵州省专项债余额约为1884亿元,去年该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716亿元,专项债余额是其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6倍;内蒙古自治区专项债余额约559亿元,而其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63亿元,专项债余额亦是其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倍有余。
彭博多次致电云南、贵州、内蒙古三省寻求置评,贵州省外事工作办公室拒绝了彭博新闻社的采访申请,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电话未能接通。
“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不足其专项债余额的50%,保障倍数较低,偿债压力较大。” 朱志斌表示,“未来需对专项债券规模上升较快地域的风险保持关注。”
也有观点认为,专项债余额不是一次性到期,而是未来数年逐步到期,因此还要看未来当地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看当地未来房地产市场情况和土地出让收入。
然而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似乎存在很多变局。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7.3亿元,实际完成250.1亿元,仅完成年度预算的55.9%,比上年减少252.4亿元,下降50.2%。其中,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土地类收入减少220.7亿元。
不过在赵全厚看来,地方政府总会想出办法应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未来可以直接以土地入股PPP项目,然后把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从而实现土地资产的现金转化,”赵全厚说,最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未来偿还这些债务时,可以考虑大面积廉价出售资源、实现资产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