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期“经济L型”的一横,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新周期新在哪?一是供给出清。经过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钢铁、煤炭、水泥、玻璃、化工、机械等传统行业大量中小企业退出,龙头企业压缩产能,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叠加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加码扩围,传统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步入剩者为王、强者恒强的时代,我们在2014年预测的“新5%比旧8%好”开始得到验证。大量无效僵尸产能虽然在册,但已经很难复产,导致行业利润集中度大幅高于产能集中度,甚至有些行业进入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环保标准、银行限贷等建立进入壁垒。龙头企业利润率、资产负债表修复和产能利用率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开始收割胜利的果实,但是由于刚刚经历过去产能的漫长冬天,企业对于大规模扩张新产能仍然十分谨慎,仅限于过去被推迟的设备更新升级,产能扩张周期尚处于将来未来的阶段。
二是需求复苏。出口贸易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逐步复苏,主要驱动力来自美欧经济加速外需改善以及2015年8月-201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4%,在补库存、周期加速器、特朗普财政扩张预期等推动下,美国PMI、CPI、PCE、薪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加速,经济露出从复苏走向过热的初步迹象,美联储加息预期频率提升。受益于出口复苏和设备更新,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制造业投资回升,制造业投资占全社会固投的31%(基建占25%,房地产占23%)。由于一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比较充分,长达两年多的房地产市场繁荣使得开发商现金流十分充裕,在补库存需求带动下,房地产投资将超预期回升,预计2017年房地产投资增速4%-5%、上半年6%以上。2016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换届接近完成,新的一轮基建锦标赛正在上演。受PPI大幅回升和2014-2015年降息降准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PPI)大幅下降,由于负债成本较低和以土地、商品、原材料等代表资产价格上涨,企业融资需求开始恢复。
三是新政治周期开启。2016年下半年地方换届基本完成,2017年10月19大将开启新篇章。
政策基调正从稳增长转向促改革和防风险。中美同时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但背景和目的不同,美联储加息旨在逆周期调控,中国结构性加息旨在去杠杆、防风险、稳汇率,防止以钱炒钱,鼓励资金脱虚向实。上调公开市场政策利率将会直接抬升短期资金,进而对长端债券收益率带来压力。但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存在的分割和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对于存贷款利率的广谱利率直接影响有限。当前企业融资结构以贷款为主,因而政策利率上调对经济周期复苏短期影响有限。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加息周期已经启动,紧货币宽信用。
改革相关的主题我们更看好符合时代趋势、具有“核心”推动力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加码扩围、国企混改、军改等。
股市: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上重回衰退和通缩的观点此起彼伏,我们在2016年4季度市提出“买股票抗通胀、买抗通胀的股票”、看多股市看空债市,2017年初提出曙光乍现、中游崛起、新常态新周期新牛市,2月下旬以来推荐低估值真成长。由于供给出清、需求复苏、企业业绩改善,我们维持中期A股结构性牛市=新周期+低估值真成长+改革的判断,与2014-2015年主要是分母估值驱动不同,2016-2017年主要是分子业绩驱动。虽然短期受到美联储加息、房地产调控、紧货币、冲关阻力点位等扰动,但中期基本面改善持续的时间和力度超预期。
债市:由于美联储加息提速、“经济L型”、通胀预期、政策去杠杆防风险等因素,长达2年多的债券牛市已经结束,2017年可能会有交易性机会。
商品:需求复苏和供给出清,商品价格可能以区间波动为主。
房地产:我们在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2016年提出“1516看深圳、1718看北京”。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主要以限购限贷限制土地供给为主,长效机制尚待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确立大都市圈战略、人地挂钩、增加大都市圈供地和改善城市规划。
潜在风险: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特朗普新政遇阻;国内货币超预期收紧;房地产调控矫枉过正;改革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