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被罚近3亿、营收增速放缓 公牛集团能否保住“插座一哥”优势
发布时间:2021-10-13 10:22 | 来源:中国经济网


  来源:投资时报 作者:吕贡

  去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的“插座一哥”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牛集团,603195.SH),近日被罚近3亿元。

 

  据悉,2021年9月27日,公牛集团收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该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处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98.27亿元3%的罚款,金额约为2.95亿元。此罚款金额占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3%,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12.74%。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违法被罚一事或打破公牛集团在价格层面的垄断现象,而该公司或也因此事将逐渐失去在市场的控价获利优势。

  对于上述说法,《投资时报》研究员日前电邮沟通提纲询问公司相关部门,公牛集团对此回应称,本次处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同时该公司表示,自收到反垄断立案调查告知后,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自查及整改小组,不断强化企业及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守法合规经营,以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的价值回报。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日前被推至舆论风口的公牛集团,近几年交出的业绩“成绩单”也并不理想,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呈现出逐步放缓趋势。

  对于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未来将面临的不小挑战,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采取持续加强产品、营销、品牌、供应链的综合领先优势等措施,从而为客户和股东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收近3亿元罚单

  近日,浙江省监督管理局责令公牛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98.27亿元3%的罚款,约为2.95亿元。

  处罚书指出,公牛集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中“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是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二是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规定。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资料注意到,据处罚书披露,早自2014年起,该公司就曾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产品销售渠道,与经销商达成并实施固定和限定价格的协议,排除、限制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公牛集团的控价行为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当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价格应取决于供需双方平等博弈、理性谈判,而不是生产商单方决定,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违反了契约自由原则,价格应当由买卖双方确定,公牛集团单方无权固定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控价以外,公牛集团还存在专营专销情况。

  资料显示,靠着经销商和终端渠道做大做强的公牛集团,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在核心的转换器业务方面,要求经销商专营专销。这也意味着,经销商不能再售卖除公牛集团以外的其他品牌的插座。在墙开方面,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省会城市的经销商也均为专营专销。与此同时,在公牛集团官网的加盟条件中,也出现了要求加盟方“高度认可公牛经营理念,愿意遵守专营专销规则”的字样。

  营收增速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

  虽然对于上述处罚,公牛集团方面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据公告信息披露,此次处罚金额预计将会减少公牛集团2021年度利润约2.95亿元。有新零售专家认为,巨额处罚对于企业而言将带来较大的警示作用,在此后的行业发展中或将会大大减少该企业的垄断行为。

  另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公司近年来财报也注意到,公牛集团近几年也并未交出亮眼业绩单。

  据财报数据披露,2017年至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一直处于逐年下滑态势,即由2017年的34.91%一路降至2018年的25.21%、2019年的10.76%,时至2020年仅有0.11%。与此同时,公牛集团2020年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也由上一年同期的37.38%骤降至0.42%。

  不过,公牛集团2021年上半年业绩较为可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净利同比双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5%至58.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76.85%至14.21亿元,一改上一年同期的业绩下滑态势。

  但目前,公牛集团所在的插座市场面临着不少挑战。据该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信息显示,该公司将跨界入局的小米和老牌厂商均列为竞争对手。资料显示,小米在插座市场的产品渠道已经全面打通了线上线下,小米插座已随处可见。与此同时,飞利浦、得利等也纷纷布局插座市场,这于失去了控价优势的公牛集团而言,无疑将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

  面对近年来营收增速的放缓,以及市场上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公司始终坚持‘走远路’的发展理念,注重持续稳定发展。未来将继续围绕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三大赛道,大力推进系统化、智能化、国际化,由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能化全屋解决方案转变,同时加快自主品牌的国际化进程,线上线下并举,实现全球经营,持续加强产品、营销、品牌、供应链的综合领先优势,为客户和股东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公牛集团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资金充裕为何借高额款?

  此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公牛集团近期的债务借款数据也存有一定疑问。

  首先是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出现了6.63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而据数据披露,该公司2020年的长期借款仅有1.60亿元,并未出现较大额的长期借款。

  对此,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去年的长期借款非直接对等关系,公司2021年半年报中的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科目包括部分往年长期借款重新分类以及上半年新增借款。”

  其次,公牛集团2021年上半年的长短期借款(包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接近14亿元,而该公司同时期的货币资金为48.81亿元,同期交易性金融资产达到37.86亿元。可见,该公司目前资金较为充裕,那么该借款十几亿的原因为何?

  《投资时报》研究员进一步查阅公司财务数据发现,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牛集团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分别达22.07亿元和11.77亿元。对此,有说法认为,该公司上述十几亿元的借款或是由于为了筹措高额的分红款所致。若如此,该公司不惜借高额款给股东分红的原因又在于什么?据数据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公牛集团的负债总额已达到45.94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同期增长近20个亿。

  针对上述疑问,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公司借款主要系密切银企合作,合理利用低成本资金”,同时该公司否认了“通过借款筹措分红款”的说法,并解释称,“利润分配方案是基于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经过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公司有充足的现金用于落实分红决议”。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中电电机公告称收购可能涉嫌内幕交… 麦澜德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高比例分… 深天马A一全资子公司23.41亿元拟转… ST华钰:不行使“华钰转债”的提前… “妖股”融钰集团要靠牙科翻身 曾… 涉证券市场操纵 今创集团两高管被… 拟1.3亿收购停产多年车型相关资产 … 深沪交易所修订季报公告格式 需充…
推荐文章
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 北京今年空气质量创历史同期最优 广州文化产业提质升级:业态更新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 “互联网+”让票务市场更透明 税费优惠助力民企发展 北京全市各街乡镇将建“养老服务群… 北京冬奥会测试赛陆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