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资金紧张的局面似乎仍未缓解。
12月7日,碧水源发布公告,为支持公司业务发展融资增信,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文剑平向中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质押2.92亿股公司股份,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54.27%;截至目前,文剑平已累计质押股份4.02亿股,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74.79%。
近两年,东方园林等PPP模式为主的环保公司融资成本及融资难度有所提升,经营情况显著恶化,碧水源也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困境。近期,中国城乡接手了实控人文剑平等股东转让的3.21亿股股权,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在上半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转正,种种迹象似乎预示公司业务和业绩即将触底反转。
不过,从碧水源最近对资金的渴求程度看,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乐观。此外,公司担保、主要股东选择“割肉”出局等情况,也应当引起投资者重视。
实控人高质押:
6月引入国资解围 12月又遭质押
2017年以来,随着宏观去杠杆的推进,碧水源PPP模式的业务遭遇到了棘手的融资问题,融资成本和难度显著上升。
今年6月,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入股碧水源,向实控人文剑平支付3 亿元预付款用于股票解除质押的同时,还在项目层面与公司展开合作,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前三季度,碧水源新增EPC订单数量85个,金额78.3亿元,期末在手EPC订单187个,金额为153.9亿元,与2018年年底159.7亿元的水平基本持平。截止三季度末,公司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订单处于施工期的126个,其中未完成投资金额为346亿元。
尽管与中交集团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手订单也较为充沛,但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瓶颈。
今年9月,公司公告拟发行50亿元短期融资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底之前,公司有14亿元短融到期,2020年内又有多笔中票到期。
今年11月,公司“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结项,将上述募投项目结余募集资金6162.58万元全部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12月,也就是此次,实控人文剑平再次质押所持2.92亿股公司股份,用于公司业务发展的融资增信。
而据新浪财经估算,至今年三季度末,碧水源各类有息负债超260亿元,应收账款达63亿元,继续上升的同时均创出历史新高。
充沛的订单固然重要,但如何能在资金面持续紧绷的情况下,将在手订单有效变现、更快的转化为利润和现金流,才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碧水源的当务之急。
已批担保超同期净资产127%
国开金融54亿定增四年遭腰斩
由于业务模式等因素,碧水源巨大的担保金额也可能潜藏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碧水源为数十家关联及非关联的企业提供担保,已审批的担保额度高达278亿元,占同期公司609亿元总资产的45.6%,是同期净资产的1.27倍。其中,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达65.5亿元,未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虽然现在潜藏的风险是否会爆发尚不得而知,但此前通过大额定增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已然尝到了“苦头”。
2015年,国开金融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国开创新资本通过“齐鲁碧辰2号定增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新华基金-民生银行-碧水源定增1号资产管理计划”,以超过54亿元的资金认购了碧水源非公开发行的股份。
今年10月,公司披露了大股东减持计划实施进展的公告,碧水源定增1号资产管理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在9月24日至10月14日期间,减持3143万股公司股份,减持均价约6.95元/股。相比国开金融当时参与定增时复权后的价格,浮亏大约51%,已然被腰斩。即便不考虑资金超过四年的时间成本,54亿元的投资浮亏达到28亿元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虽然经历了经营困境、股价大跌,但少数员工或许仍能“大赚一笔”。
今年5月,碧水源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拟向9名中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000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4.68元。不过,授予条件仅为以2018年净利润值为基数,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2020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年复合增速还不到4%。
若公司能够完成预定业绩目标,按目前股价计算,该笔用于激励的股份,浮盈却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