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已通过专家评审 下半年抓紧实施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备受关注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融合已经通过了高级专家评审阶段。未来华龙一号的融合进程还将加快,该技术已经被明确为中国核电(6.690, 0.03, 0.45%)在海外与美国等世界核电强国进行竞争的招牌技术。
据第一财经了解,十天前的7月21至22日,有望载入核工业史册的“华龙一号技术高级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专家评审会的结果,将对华龙一号未来的融合方案起着重要性的参考作用。出席该会议的一位专家向记者透露,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在华龙一号技术的融合工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龙国际”)董事长邹勇平今年4月6日曾对《中国电力报》说:“目前,相关单位给华龙国际的要求是在今年上半年把融合方案拿出来,经过各级专家评审后,下半年进入实施阶段。时间很紧,但是我们一定会抓紧完成。”
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出资5亿元人民币注册成立的华龙国际于1月22日正式开业。这两家公司在华龙国际中的股份是五五开。
华龙国际成立后的使命是,“致力于持续融合与发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的经营”。
华龙一号由中核集团推出的ACP1000技术和中广核推出的ACPR1000+技术融合而成。这两种同样机型的技术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均由第二代核电技术改造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两种技术对外都统称“华龙一号”。
记者了解到,国家把中核集团的“华龙一号”和中广核的“华龙一号”进行融合成为未来的华龙一号,其目的是避免协调这两家企业“一个拳头”应对国际竞争。
2015年12月30日当天,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见证上述两家企业签署共同投华龙国际的协议及公司章程时说,该公司的组建,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战略决策,对于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发展和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努尔·白克力强调,华龙国际组建后,作为华龙技术开发和海外市场推广的唯一平台,抓紧实现华龙技术的融合统一。中核集团、中广核不再单独开发新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工作是在2013年4月25日开始的。2014年8月22日,中核集团和中广核签署了技术融合协议。
中广核还打算把华龙一号用在英国。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EDF)在伦敦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前者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法电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HP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BR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不过,这一计划可能存在变数。HPC项目原定于英国当地时间7月29日上午签署合同,然而就在落笔敲定的11个小时前,英国方面意外宣布项目暂停,要“推迟到秋季再做决定”。
根据去年三方签署的协议,在造价为180亿英镑的HPC项目向中,由中广核牵头的中方企业将占据其中33.5%的股份。
除了英国之外,阿根廷也有望试水中国的华龙一号。
中核集团在2015年年底称,在当年11月1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期间,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这“标志着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将合作建设阿根廷第四、第五座核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落地阿根廷”。
华龙一号还将走将更多国家。“中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海外核电机组。”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对新华社说,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的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国家11个。
中广核董事长同样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向新华社表示,我们相信华龙一号未来将跻身全球核电市场份额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