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初梓瑞)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我国主要林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保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在促进精准扶贫、繁荣区域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资源培育、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新业态发展速度良好态势。2018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63万亿元。商品材产量8811万立方米,人造板2.99亿立方米,干鲜果品、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量达1.81亿吨,花卉种植面积2445万亩。各类生态旅游地1.1万多处,生态旅游人数16亿人次,综合产值1.5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603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消费国、贸易国和花卉生产基地,原木、木浆、锯材进口和木制家具、人造板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对国际林产品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比例已由2012年的35:53:12调整到2018年的32:46:2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建成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6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50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519家。以林业生物柴油和生物发电等生物质能源、竹纤维等生物质材料为代表的新产品,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已建成100家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国家基地和12条国家森林步道,生态旅游吸纳社会投资总额达1400亿元,全国林业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
为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林草资源合理利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林草资源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优质林草产品产量显著增加,林产品贸易进一步扩大,力争全国林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以上,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达2.5亿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2400亿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森林和草原服务业加速发展,森林的非木质利用全面加强和优化,林业旅游、康养与休闲产业接待规模达50亿人次,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25 : 48 : 27;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改善;有效增进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能源安全,有力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全面增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提出,下一步,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沙、竹、种苗及油茶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优势特色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着力培优育强一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业态,积极培育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新材料、林业碳汇、森林生物制药、森林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林草资源与旅游、休闲、康养、教育、文化、体育、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高质量品牌,提升我国林业产业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健康和安全的食用林产品监测力度,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培育一批“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林业品牌。积极引导产销衔接。培育一批区域性林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转移国内优势产能,扩大优质林产品出口外销。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林业产业。
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电商扶贫、大数据应用、互联网社会化金融服务等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企业参与治理东辽河流域意向书。会议为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创新奖的单位及个人代表颁奖,为一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代表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