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眉山市彭山区第五小学和第五幼儿园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紧张忙碌,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正在建设的彭山区第五小学。彭山宣传部供图
“自今年2月进场施工至今,工人们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肖磊介绍,预计明年7月完成全部工程并交付,明年9月可以投用。
“我们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高品质教育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彭山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扎实的工作成果服务民众。”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眉山市彭山区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提升教育质量。
实施“扩容工程”,保障学位供给。针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不充分、布局不均衡的问题,统筹考虑中心城区、新城发展区等不同区域的教育需求和特点,优化布局调整,科学合理撤并农村中学3所,新建小学1所、幼儿园2所,扩建小学1所,建成后新增学位3000个左右。
实施“改造工程”,改善办学条件。针对部分中小学校教学硬件设施陈旧、校舍风貌老化的问题,实施城区4所中小学校风貌提升工程,对教学楼外立面、教室地面、雨污管网、文化氛围等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投入350余万元实施“护眼工程”,暑假期间高标准完成300间教室照明系统安装改造。
实施“筑巢工程”,建强师资队伍。坚持“赛场选马,竞争择优”,通过区外遴选、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引入优秀师资87人。实行“推门听课”,每位教研员开展教学竞赛、教案展评、名师送教、教学“大比武”等活动不少于40次,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通过组织师德师风宣誓仪式、选树教师先进典型等形式,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实施“育苗工程”,提升教学质量。紧扣“双减”要求,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五项管理”,按照“一校一案”原则,精心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课后服务方案、作业质量管理方案等,通过构建“课程+课后”育人体系、开发设置“基础+拓展、作业+社团、走教+走班”课后服务项目等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实施“护苗工程”,清朗校园环境。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定时定岗综合执法,切实抓好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工作。针对“学校附近接送孩子停车难”的问题,通过清除学校周边的“僵尸车”、新建停车场、划定临时停车路段等方式,为学生上下学保驾护航。(康文翔 温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