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最近,咸宁市民遇到了件“堵心事”:市区今年3月份刚建成的一条城市道路,才通行没多久,5月下旬就被城管部门在道路两头人为放置大石球堵住了。6月23日,附近一位步行路过的居民愤然:好好的道路被“卡了脖子”,事先又不告知原因,这种“操作”是否太不尊重群众意见,过于简单粗暴?
路口封堵的大石球,车辆行经此地不得已绕行。(田城 摄)
封路后,需绕行2倍以上路程。(田城 提供)
这条路位于咸宁市城区,是一条连接银桂路和十六潭路的城市支路,于2021年3月建成通车,被命名为镜湖路。《镜湖路微循环工程公示牌》显示,“本次规划道路起点位于银桂路,终点位于镜湖路,规划全长358.46米,设计车速20千米/小时,为城市支路。该路建成增加了馨园小区357户居民车流集散通道,车辆进入十六潭路的距离大大缩小,极大方面了居民出行;同时分流了绕行银桂路车流,有效缓解了银桂路交通压力。
正当附近居民为政府着力解决“行路难”而津津乐道时,不料5月底,在周边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咸宁市城管委在馨园小区门口和十六潭路出口用拦路的大石球封堵。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道路两头依然被石球堵住。位于馨园小区的堵点,一块“车辆禁止通行敬请谅解的牌子”悬挂着,未进一步说明堵路原由。馨园小区居民曾先生说,这条道路被堵后,使馨园小区车辆进入十六潭路的距离增加了2倍多(由原来467米增至955米),使馨园小区出入车流必须经银桂路疏散,不仅增加了通过银桂路进入市政府门口的交通压力;同时,两次横穿银桂路增加了交通危险系数。
“如果把主干道和快速路比作大动脉,那么支小路就是毛细血管,直接关系市民家门口的出行便利。”曾先生认为,在咸宁市城区路网密度严重不足情况下,随意封堵车行道的粗暴管理行为严重违背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相关精神。
就堵路问题,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市政管理处副处长钱利明解释:堵路之举事先未征询群众意见,这个做法“确实欠妥”,但这么做也是事出有因。据其介绍,十六潭路因路面交通设施如护栏、警示牌、红绿灯等不完善,交通事故频发。新修建的镜湖路与十六潭路相连,交通设施目前也没有做,封路完全是出于消除安全隐患考虑,并非群众所说的“人为制造破坏干群和谐关系的‘拦路石’。”
记者了解到,“拦路石”影响通行的投诉反映到咸宁市政府后,引起了该市高度重视。6月23日,该市组织市纪委、城管委和交警城区大队负责人召开专题研讨会议,明确由咸宁市城管委回应市民诉求,交警城区大队负责拟制十六潭路护栏标线等交通设施设计规划和预算报告,由城管委3个月内负责实施完成,撤除临时管制石球,还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