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孔繁鑫)学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培养终身运动者,让每个青少年较好掌握1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培育运动项目人口。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郝风林在30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化体教融合,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形成自觉锻炼、自主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郝风林介绍,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方面,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同时,保障课时抬高底线,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在保障学生有条件开展体育运动方面,郝风林提到,一方面,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推动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实施体育浸润行动计划、体育教育志愿者支教计划。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队伍总数突破70万人,比2015年增加14.8万人,增幅达26.2%。另一方面,要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指导地方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92.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为96.8%。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对此,郝风林介绍,要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要首先确保教育教学需要,同时,开放的前提是确保安全。
郝风林在会上提到,“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原标题:保障课时配齐教师、场馆双向开放……@同学们,这些体育运动礼包请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