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很爱你”这句咒语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就是当我们的行动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的时候,才能发挥魔力。
---------------
小G是初二年级的一名女生,平时在班里话很多,脾气也略有些暴躁,是个公认的“假小子”。她性格大大咧咧的,总是一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姿态,所以她主动来到咨询室找我,让我着实有点儿意外。我招呼她坐下,询问她来这里想跟我聊些什么。小G开门见山地说:“老师,我本不想来的,是班主任非要让我来。”
这个回答倒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问她:“那班主任为什么让你来呢?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就知道我妈把她跟我的聊天截图发给班主任了,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然后班主任就让我来找您聊聊。”小G又无辜又委屈地说。
“哦,这么听来,你来找我还是挺无奈的,我能理解你的感受。那方不方便跟我说说,你跟妈妈都聊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把记录截图发给班主任呢?”
小G说:“我很不愿意跟我妈沟通,所以微信里我都把她设置为免打扰模式,根本不看她发的内容,对她的回复都是‘哦’‘嗯’‘对’‘好’。可能我妈想告诉班主任没法跟我沟通?”
“你跟妈妈说话这么敷衍啊,让妈妈都找老师告状了。”我笑着说,“妈妈都跟你聊些什么话题,让你觉得不愿意沟通呢?我得引以为戒,避免咱俩说着说着你也不愿意搭理我了。”
小G也笑了,说:“那倒不会,您比我妈强多了,更尊重我的意见。我妈一向是不问我的意愿就替我做主了。小时候我喜欢在家里玩,或者自己静静地跟泥巴玩一天,我妈却总是要带我出去玩。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自己有主见了,就开始反抗我妈对我的摆布和掌控。我觉得跟同学没有共同话题就开始玩电子游戏,也从此开始了对父母的对抗,游戏技术越来越好了,家里关系却越来越糟糕。我对我爸和我妈态度都很横,爸妈之间关系也不好,我姥姥都抑郁了。于是我妈开始花很多钱学习家庭关系的课,还花钱请专家分析我,结果一点儿用都没有。”
“哦,原来是这样,听你说这些,我特别理解你为啥不愿意来找我了。家里的事儿已经让你很烦心了,而且你觉得所谓的家庭指导都没有效果,所以推断来咨询也没啥用,对吗?”我问她。
小G眼圈开始红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认真地点了点头说:“其实我知道该怎么做就能让现在的局面缓解,就是不对抗,继续顺从他们的摆布呗。但说实话,比起那样,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至少能让自己痛快。”
“我很赞同你的说法,让自己痛快的确是很重要的。你现在这个年龄,正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阶段,明确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的、自己想要什么,对于心理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并用行动去争取,是很难得的。”我回应小G。
小G对我的说法有些意外,她的眼里似乎放出了光彩,她继续跟我说:“我爸妈都来自农村,他们从小家里很穷,总是跟我说‘不想让我再过自己曾经的苦日子’。我跟他们比起来真的已经幸福多了,但我受他们的影响爱钱如命。”
我笑了:“小G,你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想告诉我,其实你还是在乎爸爸妈妈的,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犟脾气让家里关系一团糟?”
小G有些不好意思:“当然是啊。可是自从我妈学了什么家庭治疗师课程,就整天跟我谈话,动不动就发什么‘爸爸妈妈很爱你’之类的话,我就很烦这些。”
“嗯,这话本身没有问题啊。有没有想过,为啥这样的话会让你感到烦呢?”我问她。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复她这些话,说‘我也爱你们’?太矫情了。而且说完了该对抗还是对抗,有啥用啊。”小G说。
“你的意思是,当妈妈这么说的时候,你并没有感受到她的爱?反而还是觉得他们不够尊重你的意愿?”我澄清她的感受。
“是啊。说完这些话,后面就要谈各种条件让我照他们的话做。”小G露出不屑的表情,似乎看穿了妈妈的套路。
“小G,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可能妈妈在实际行动方面的确做得不够好,有点儿操之过急,并没有让你感受到被爱被接纳,所以这句话看起来变成了给你洗脑的咒语,让你反感。是吗?”
“对。这个比喻挺恰当的。”小G说。
“你看,妈妈对家里的状况很担心,所以开始努力学习希望有所改善,虽然在你眼里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妈妈也有她自己的局限性,但这样的努力至少出发点还是很好的,对吧?”我说。
“那倒是。”小G点点头,“那我就得配合她吗?”
“还是要在顺应自己意愿的前提下配合啊,不能为了配合委屈自己。妈妈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显然已经左右不了现在的你。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我长大了,有主见了呗。”小G脱口而出。
“真聪明。说明你的心理能量已经足够强大,而且还会越来越强大,对吧?”
“应该是这样。”
“那妈妈的心理能量呢?”我问她。
“不会再长了吧,或者长得没我快?”小G说。
“嗯,你的悟性还真是挺高的。实际上,大多数你父母这个年龄的人都开始走下坡路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可能还会出些状况,会更加力不从心的。”我说。
“是这样的。”小G若有所思。
“所以看到这个趋势,你现在的奋力反抗其实是有些‘用力过猛’。长远来看,不太有必要,因为父母对你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你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而不是故意让父母心里不痛快。”我引导她。
“我对他们有时候的确挺过分的。”小G说。
“小G,听你说这句话,我挺感动的呢。你不但聪明悟性高,还很勇敢有担当,为你点个赞。”我说。
之后,我们又沟通了一下如何向妈妈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而不是一味敷衍和拒绝。我也告诉她,这个调整的过程并不容易,可能会反复遇到不顺利,父母也可能无法像预期那样满足她,但还是值得尝试的。当然,如果遇到困难,自己调整不好,还可以再次来找我聊聊。小G感觉轻松多了,于是暂时结束了咨询。
几天后,我跟小G的班主任老师做了沟通,班主任反馈小G近几天状态有改善,情绪状态很平稳。感觉不像之前那么强硬死犟,也能够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了。
咨询师感悟:
小G是一个很有资源的孩子,而这些资源很大程度得益于家庭教育,从这点上说,她的父母还是很优秀很称职的。根据小G的描述,她的妈妈有点儿心急,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忽略了她的独立意志。
学习了“家庭关系”的相关知识后,就把“爸爸妈妈很爱你”当成魔法咒语一般挂在嘴边。实际上,这句咒语使用是有条件的,就是当我们的行动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的时候,这句咒语才能发挥魔力。否则就会引起反感和抵触,尤其是对已经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且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孩子。所以,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爸爸妈妈爱”,而不是用“爸爸妈妈很爱你”的咒语给他洗脑。
小G妈妈的努力还是可圈可点的,借助科学的途径实现自助,调整家庭关系,这样的示范也让小G能够勇于认识到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调整行动。真心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积极涉猎家庭关系的相关知识,更好地捍卫家庭和谐、护航孩子成长。(小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