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匠人精神洗雪冤狱
——专访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申诉案件查办二处处长杜亚起
闫昭摄
于英生、陈满、谭新善……一个个蒙冤昭雪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位20多年来默默坚守、执着于从蛛丝马迹中追寻正义的检察官。
他,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申诉案件查办二处处长杜亚起。
追求“绝对精细”
2012年,“安徽于英生杀妻申诉案”被安徽省检察机关移送至最高检提请抗诉。杜亚起所在的处,负责最高检受理的不服法院生效裁判申诉案件审查工作。于是,已服刑16年的于英生的命运,和杜亚起的判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杜亚起做事,喜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十分注重对案卷的精研细读。他会从头到尾详读案卷每一页,且不时地“回头看”比照,遇到复杂的犯罪行为他还会列表格。“到最高检申诉厅的案件往往比较复杂,案卷量也大,要从中发现问题,有点像‘大海捞针’。”杜亚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很快,他在于英生案的勘验笔录中发现这样一句话——“双人床的左右床头柜抽屉各拉出10厘米,上有手印”,而且,在这句话的手印二字后没有备注,诸如指纹多少枚之类的。“在于英生案的现场勘验笔录中,其他地方均备注了指纹数,而且其数量之和,刚好是笔录结尾描述的‘26枚’。问题是:床头柜是否发现指纹?如果有,为什么没有备注?”杜亚起说,这个细节首先让他对“现场没有外来指纹”的勘验结论产生疑问。
杜亚起还发现,于英生对作案过程的细节描述,在多次供述中经常变化;侦查机关提取的一些物证,目的令人费解……在细致入微的阅卷中,杜亚起对于英生杀人案产生了“证据不足”的初步判断。
在问题引领下,杜亚起和同事们到安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复查工作,不仅查阅了相关卷宗,还询问了有关办案人员。调查中,所有的疑问被一一破解。
2013年5月,最高检就于英生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同年8月,经安徽省高级法院再审改判,于英生被宣告无罪释放。
“一个案件历经一审、二审,直到申诉环节才暴露出问题,大多是因一些细节无人关注。”杜亚起说,申诉检察官要做好法律监督工作,就必须对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给予绝对的重视。
都是“第一个”
态度郑重,追求精细,百分百投入……这些在杜亚起看来,是他和同事们都能做到的,“更难的,是一次次百分百投入后发现案件没问题,却依然能保持初心,用质疑的眼光、探索的心境,去对待下一起案件。”
从1993年到最高检申诉厅工作以来,杜亚起一直秉持一个理念:把每起案件,都当作他承办的“第一个”案件。
2014年春,杜亚起和同事们办理了“新疆谭新善申诉案”。尽管杜亚起因成功办理于英生案已被最高检荣记个人一等功,在面对谭新善案时,他首先做的却是“补课”。谭新善案的案发现场是供热站。据卷宗描述,案发当天凌晨5点左右,被害人的尸体从锅炉的渣箱滚落。侦查发现,被害人系被谭新善在前一天夜里23点在单位院内持铁锹打死后拖入锅炉内焚烧。“原审判决认定,尸体是从出渣口进入。如果渣箱进入异物,能进入到锅炉的哪个部位?多长时间能滚落?”杜亚起首先通过网络、专业人士开始学习锅炉的运行原理。
“对不了解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判断不了、无法得出明确判断的,我们必须立即‘补课’,即便成不了专业人士,至少应该对涉及案件的关键点了解透彻。”杜亚起说,他们研究发现,按照小锅炉的特点,尸体的唯一入口是出渣口,而且,只能放入到锅炉中部。然而即便是新鲜的燃煤,从入煤口、经炉内预燃区、明火区、暗火区、燃尽区,最后到出渣口,最长耗时也不超过60分钟。那么,被害人尸体是凌晨5点左右滚落,倒推被害人的入炉时间,很难得出在前一天夜里23点就被放进锅炉的结论。
结合其他疑点形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确信后,2015年10月,最高检就谭新善案向最高法提出抗诉。2016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法院对谭新善故意杀人案改判,当庭宣告谭新善无罪释放。
成绩属于过去。眼下,杜亚起正在钻研与足迹学有关的知识,每天早上7点,他会早早到单位静心阅卷、学习……
在尘世的喧嚣中,他始终坚守内心的宁静,凭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在经年打磨之下,成为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