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02月11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相关部门出台意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2-02-11 11: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

  《意见》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根据《意见》,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统筹考虑各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将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及最低比重目标科学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建立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土空间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用地用海要求,制定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土地支持政策。严格依法规范能源开发涉地(涉海)税费征收。符合条件的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可按规定申请减免海域使用金。

  《意见》提出,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在农村地区优先支持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接入电网,电网企业等应当优先收购其发电量;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向农村能源建设倾斜,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村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建筑节能等。

  根据《意见》,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1日 02 版)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开年首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 退休人员养老金料迎“18连涨” 奋战“开门红” 重大项目春节“不… 锚定新年良好开局 地方稳增长举措…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请查收!2021年的蓝天碧水成绩单“… 外交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立…
推荐文章
“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立柱架梁 开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建设1000家国… 开年首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 退休人员养老金料迎“18连涨” 教育部: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投资保持增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