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月4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295个重大项目在苏州开工,科技“浓度”高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尤为亮眼;同一天,南京“新年第一会”上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型链主企业成为焦点;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常州市对外发布引资计划——紧盯全球头部企业,全年招引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4个以上……新年伊始,全省各地聚焦新赛道,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步履频频。
当前,智能制造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焦点,企业通过设备、技术的升级来替代传统人工已成大势所趋,“江苏智造”再迎“风口期”。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在竞逐全球的过程中该如何把握此轮机遇,实现“弯道超车”?面广量大的江苏企业,数字化变革进程又该如何再提速?去年底,我省出台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为制造业未来发展指明新路径。
新赛道上,“智改数转”尚有卡点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路径。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推进全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改造;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这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为江苏制造业发展描绘的清晰图谱。
江苏是最早整体转向“智造赛道”的省份,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种子选手”。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培育创建1307个省级智能示范车间、42个智能工厂、135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86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930家星级上云企业,建成5G基站12.1万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
“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制造业家底厚,有能力把握智能制造新的‘窗口期’。”省社会科学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主任何雨认为,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顺应了全球新一轮智能化、数字化科技革命潮流,不仅丰富了产业应用场景,也锚定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然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美欧日等制造强国相比,我省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处在初级阶段,仍有不少制约智能制造的突出问题存在。比如,基础的核心装备、零部件、高端软件等难题亟待攻克,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尤需注意的是,作为市场主体、创新主力,企业目前智能制造自主支撑能力不强,智能化改造中的智能装备、控制软件和系统软件等总体依然受制于人现象突出。
新赛道上,“智改数转”究竟“卡”在哪里?“想要激活数字经济这个‘关键增量’,就必须注重数字要素与传统要素的有效整合。”作为数字技术的研发人员,让中科曙光江苏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左洪年遗憾的是,尽管江苏一直在加强研究数字技术、力争壮大“新兴数字产业”,但这些年来很多数字技术依旧是“悬在半空”的前沿技术,还在寻找落地场景、落地形式阶段,亟需依附各种传统场景、产业,释放多重价值。
一边是技术无法落地,一边则是企业不会用、不能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企业的定位和难点也是不同的。”正牵头产业互联网建设的南京钢铁数字应用研究院院长林锦斌举例说,对于南钢这样的龙头企业,难的是怎样肩负责任打造辐射整个行业生态的数字化平台,反哺和牵引行业向更高阶段演进。而对于产业链上的广大中小企业,则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做强自己,怎样以“最小代价”参与进来。
对于江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江苏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国章看来,“江苏智造”在实践探索发展过程中,要抢抓时间窗口、释放转型空间,尤其是与广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助其把握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焕发青春和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总牵引,与工业互联网紧密结合,一体化推进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更好地发挥我省先进制造业集聚的综合优势,力争国际领先地位的思路愈发明晰而坚定。
“十大工程”,撬动企业“转起来”
智能制造方向既明,那么,究竟该怎样改、如何转?
“电池市场规模增长非常快,海量需求以及高品质需求扑面而来,迫切呼唤产业链‘智改数转’升级,只有‘全链条式’的智能化、数字化,才能给这个行业提供巨量的、稳定的供给。”每到冬天,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凯都要解释很多次关于由动力电池“掉电”引来的产业疑虑。
他很高兴地看到,人们对“产业能不能行”问得越来越少,对产业协同怎么做问得越来越多,但他也有遗憾:“动力电池产业迭代很快,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不断跃升,上下游可谓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然而当前产业链‘智改数转’基本是下游客户出题,设备厂商来解题,往往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杨凯期待,从材料制造、电池制造到整车制造上下游进一步协同发力,设备厂商可以参与动力电池部分的开发,产业链交互走深走实。
随着《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并提出到2024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的目标,杨凯的期待将更快实现。
翻看《行动计划》,不仅明确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三大显著提升”的总目标,还对重点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聚焦省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智改数转”,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智能硬件和装备、网络设施及安全等基础支撑,加大优秀服务商培育和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智改数转”各项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产业链转型提升是关键。“以需求为牵引,以产业链为纽带,江苏将加快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数字化转型支撑。”省工信厅综合规划处处长余雷表示,接下来,将重点遴选和储备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加快推动江苏制造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智能制造建设进程,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圈。
——企业分类技改是重点。南通提出实施“1521”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25家;常州安排扶持专项资金2亿元,以“单项冠军”培育为关键手段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苏州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1.2万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眼下,各地纷纷用专项政策、扶持资金、平台载体等杠杆,撬动企业“转起来”,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依旧是“智改数转”的重点和难点。
“《行动计划》提出‘一平台、全诊断、顾问制’这一解决方案。”余雷解读表示,今后将建设一个全省性的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每年重点培育1000家星级上云企业;并通过政府采访,省、市、县协同开展免费诊断,力争对全省所有规上中小企业转型“精准把脉”;此外,对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顾问制度,力争“一企一策”。
何雨建议,在“智改数转”过程中,也要打造“高峰”和“高原”——既发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筑江苏制造业“智改数转”的高峰,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制造业企业,拓展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应用场景;又要调动各类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构筑江苏制造业“智改数转”的高原,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税收、金融、环境等政策的倾斜作用,鼓励江苏各类制造业主体积极加入,汇聚成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的“智改数转”洪流。
多方合力,重塑“智造江苏”优势
放眼未来3年,如何保障“智改数转”行动计划落地,在新赛道上让“智造江苏”抢占身位、重塑新优势?
早在去年苏州市的“新年第一会”上,该市就率先发布了“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我们针对企业缺方案不敢转的难题,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诊断服务;针对企业缺资金不愿转的难题,出台专项贷款贴息政策,推出智能制造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金晓虎介绍,截至当年底,苏州已有6000多家工业企业推进实施了8000多个“智改数转”项目,工业互联网规上应用企业近5000家。
苏州也为我省各地推动两化融合、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了成功范例。
事实证明,新赛道上抢身位,是一场“团队赛”,需要“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协同发力,一起为突进的智造列车“加油”。
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机制创新是最重要的支撑。余雷介绍,为顺利实现“智改数转”3年目标,省工信厅将牵头成立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战略咨询工作专家组,开展研究,分类制定推进指南。我省还将探索建立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监测工作,为政策研究、宏观决策等提供支撑。
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尤为重要,将提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意愿和热情,带动全省“智改数转”按下“加速键”。自2017年起,江苏省每年安排4亿元综合奖补资金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奖补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
根据最新计划,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有效投入补助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助,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还将研究制定“智改数转”费用纳入研发费用范围指引,引导企业更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摆脱“路径依赖”,各地也在探索打出匹配实际发展程度的“地方牌”。“苏州将进一步细化‘智改数转’推进机制、优化创新生态、强化要素保障、深化区域协同,综合运用贴息奖励、诊断服务、标杆输出等措施来分行业、分领域、分集群、分规模加大推进力度,放大创新资源汇聚效应和倍增效应,带动全市‘智改数转’向纵深发展。”金晓虎说。
专家指出,“智改数转”能否成功,终究还是看企业。放眼未来,何雨提醒,江苏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还需注意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出不同主体间“智改数转”的化学反应,比如加大制造业企业与信息数字化、智能化企业的融合力度,加大科研院所与制造业企业的有效融合,尽快形成一批与“智改数转”相适配的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