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摸清家底!北京公示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发布时间:2021-08-24 08:57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郭宇靖)23日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北京市规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并将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

  据了解,北京市高度重视传统地名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及《2021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2021年,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政府开展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编制团队参考大量明清史料、地图等资料,对老城地名使用时间、得名由来、历史沿革演变进行了精心考证,还原了老城街巷真实历史沿革,深入挖掘老城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了解,编制中不少地名出现时间被大大提前,如杨梅竹斜街,此前多认为是清末地名,此次编制过程中发现纪晓岚乾隆年间《阅微草堂笔记》中已有“杨梅竹斜街”记载,从而将这一著名街巷历史提前到了清代中前期。大量以城门命名道路,如崇文门内外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德胜门内大街、安定门内大街等的命名也可追溯到乾隆年间,而非20世纪60年代的修改与规范。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

  北京市规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据了解,2022年编制团队将继续开展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二批)编制工作,并适时对社会公布,同时逐步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增补新的地名文化遗产,实现地名动态评估和名录有序调整。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贵州七部门联合发文:做好棚户区改… 优质展会引领外贸创新发展(开放谈… 山西省首家县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 陕西省认定45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 黑龙江省就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广… 广东省发布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 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 放权松绑减负,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
推荐文章
贵州七部门联合发文:做好棚户区改… 优质展会引领外贸创新发展(开放谈… 山西省首家县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 陕西省认定45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 黑龙江省就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广… 广东省发布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 习近平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 IMF最大规模特别提款权分配方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