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 有望首次突破40次
发布时间:2021-03-03 09:22 |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月24日举行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天问一号、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等令人瞩目。

  据悉,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实施中国首次火星“绕、着、巡”探测;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这些重大事件将在2021年谱写中国航天新篇章。

  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林益明介绍,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其中,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任务拟于今年春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按照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环绕火星成功,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后,于2月24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进行科学探测,同时为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2021年我国还将发射高分五号02星、海洋二号D星、中星9B卫星、风云三号05星等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满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广播电视、气象等各个领域用户的应用需求。同时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实施7次左右商业发射任务。

  此外林益明介绍,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将重点开展以空间站实验舱、探月工程四期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并重点加快推动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

  据《蓝皮书》统计,2020年全球共实施114次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共计1277个,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开展39次航天发射,发射89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03.06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9.3%,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付毅飞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10年减少4.75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 人大新闻发布会4日21时40分举行 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超过30… 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北京首次公布可回收物目录清单 从业资格考试火爆!基民如何把理财… 关键举措密集落地 高标准市场体系…
推荐文章
10年减少4.75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 王毅出席中巴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启… 人大新闻发布会4日21时40分举行 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超过30… 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北京首次公布可回收物目录清单 从业资格考试火爆!基民如何把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