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最新产销数据:今年9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均已降至个位数,分别仅为3辆和1辆,同比分别下降97.6%和99.2%;1—9月,累计产销量分别为570辆和579辆,同比处于负增长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汽车市场进入传统旺季,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48%和67.7%,刷新了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历史纪录。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增长4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不足。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较低
自2019年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国内企业布局氢能产业的步伐便开始提速,市场对其发展前景尤为看好。根据中汽协此前预测,今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万辆,但截至目前仅约6700辆,能否达成万辆不确定性较大。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看来,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和氢能源的特点有较大关系。“氢能发展的最大问题是集中难度大,将不同来源的氢能收集、压缩使其处于能量密度的负极,这不仅要花很多功、损失较多能量,还将带来安全隐患。我认为,氢能只是能源体系的补充,不能作为能源发展的新阶段或新层次,仅可以在部分地区有效利用。”
在多位产业内人士看来,何院士提及的发展困境恰是氢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有待提升的表现。清华大学的相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的技术储备,不足以支撑其在市场上大量推广,自主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爱驰汽车动力系统副总裁吴畏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高压储氢燃料电池系统存在无核心技术、零部件成熟度底等问题。比如,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罐、空压机等关键产品还需要依赖进口,大部分零部件仍处于前期开发阶段,国产化率低,产业化难度大。”
甲醇氢燃料电池模式存疑
和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更长、能量补充速度更快,被看作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一极。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业内提出了一个新发展路线——甲醇氢燃料电池。该方式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O净化装置和蒸发器加热装置等设备制氢发电,为汽车提供动能。因此,这一形式也被称为“曲线救国”发展模式。
吴畏指出,这一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安全性更高,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增程的优先选择。“甲醇的爆炸区间在6%—26%,相比氢气、汽油和天然气,属于易燃不易爆的化学品。甲醇的运输和车载属于常压,没有高压泄漏爆炸的风险,安全又环保。”
然而,和氢燃料电池一样,甲醇氢燃料电池也存在技术瓶颈。吴畏坦言:“由于甲醇氢燃料电池中甲醇以水溶液的形势储存,能量密度低,电池功率密度和制氢速率较低,在乘用车上集成度较差,不便于布置。”
此外,目前甲醇在线制氢及高温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车用重整制氢用甲醇及其储存和运输标准的不完善,也影响了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政策铺路助力技术产业化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尚需攻关,企业能否通过国际合作助推燃料电池技术快速落地?
记者在近日举办的“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高端论坛”上了解到,燃料电池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上存在较大资金压力,梅赛德斯—奔驰、福特等国际知名车企已经纷纷搁置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计划。多位专家在会上指出,对于技术门槛高的新兴产业,一定程度的政府补贴将助力该行业技术创新。
9月底,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将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
吴畏认为,在政策引导下,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进程将提速,这利于拓宽技术应用场景,带动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例如,我们已经和山西省高平市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高平建设甲醇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共同发力氢燃料电池技术。”(■本报实习记者 董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