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盘点2019年度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成果
12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召开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总结了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在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中央和部党组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实现了工作有创新、效能有提高、惠民有实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今年,全国共有2325个县(市、区)出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占比83%;494747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比86%;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占比68.5%、73.8%;219个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启动理事会制度改革;全年共建设旅游厕所2.23万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
2019年,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着力推进,优质资源和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戏曲进乡村”工作得到常态化开展,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3.89亿元为12984个贫困地区乡镇共配送约8万场以地方戏曲为主的演出。“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2019年全国乡村春晚百县万村网络联动”等活动蓬勃开展,同时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云共同打造“云上群星奖”“云上广场舞”等专题。其中,“云上群星奖”总访问量超过5000万人次,“乡村春晚”网络联动吸引3078.7万人次在线观看,春节元宵节期间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参与超过4.65亿人次。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中宣部等制定《关于提高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和实效性的意见》,印发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提档升级。
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总量实现了规模稳步增长,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日趋活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5.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187亿元,同比增长7.6%。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同比增长8.8%;入境旅游人数10876万,同比增长4.7%;出境旅游人数11990万,同比增长8.5%。
推动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推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建设等方面在2019年取得重要突破。在立法方面,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开展的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草案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方面,12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批复同意北京市东城区、浙江省宁波市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在数字文化国际标准建设方面,11月28日,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这是继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之后,我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又一数字文化产业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目前应用该标准的产品已销售10万台、直接用户30万以上。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在投融资、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投融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核准发行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债券规模约777亿元,同比增长5.34倍;在产业国际合作方面,通过开展“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征集与扶持,累计支持85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约177亿元,涉及数字文化产业、旅游演艺、文旅装备等多个行业,涵盖近20个国家和地区;在园区建设方面,实施了2019年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8个园区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项目,惠及4.5万家企业。目前,2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以及10家创建园区,聚集了文化和旅游中小企业约6.5万家,从业人员137.5万人;2019年前三季度,这些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373.6亿元,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