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国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
发布时间:2019-10-09 10: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 (记者张建松、刘诗平)记者从8日在沪召开的“2019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目前中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

  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现拥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经过三次大规模改造,船舶安全运行、科学调查能力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中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今年7月交付后,圆满完成各项试航工作。在即将开展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将与“雪龙”号一起组成破冰船编队,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了长城站、中山站改扩建;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成了中国首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盖上建立了内陆中继站——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中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通过与冰岛合作建成了中国第二个北极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中国科学家开展北极环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极区航空保障能力方面,购置了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2018年1月,“雪鹰601”号成功降落在南极昆仑站机场,具备可覆盖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的航空保障能力。此外,为提高船载直升机保障能力,还为“雪龙”号配备了Ka-32重型直升机“雪鹰102”号,为“雪龙2”号配备了AW169中型直升机“雪鹰301”号。

  在国内保障能力方面,在长江口沿岸建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建成了考察船专用码头、考察物资堆场与仓库、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

  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极考察、8次北极考察、16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和1个年度中冰联合北极站考察。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前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 北京将公租房违规行为纳入人民银行… 江西检察机关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上海高院14项任务践行长三角行动计… “四经普”结果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 台湾流感疫情逐渐发威 桃园市上周… 2019人民唐球中国巡回赛杭州站圆满…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