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央行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 如何惠及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9-09-17 11:18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6日落地,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这些资金如何惠及实体经济,又如何确保资金有效流向实体经济?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9月6日宣布,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全面降准,可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有助于做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一方面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预期。

“8月我国工业生产和投资稳中有缓,此时降准资金的释放非常及时,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银行缴存到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不能动用,等于被无限期“锁定”,而且央行支付的利率较低。从中释放一部分资金,既可以为支持企业发展提供充裕资金,又有利于银行优化成本结构和期限结构。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已成为政策导向。专家表示,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常常受制于期限不匹配,缺乏所需的中长期资金。而降准释放的资金正好可以用于这方面,进一步增强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的能力。

“通过定向降准,可进一步缓解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约束和利率约束,也传递了城商行应回归本地的政策导向。”董希淼表示,采取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组合的方式,体现了结构性调节功能,进一步缓解了流动性分层压力。

专家表示,近期央行一方面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部分资金,不搞大水漫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操作空间较大,宏观调控“弹药”充足。

(据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吴雨)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第四次经济普查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前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 北京将公租房违规行为纳入人民银行… 江西检察机关受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 上海高院14项任务践行长三角行动计… “四经普”结果真实反映我国经济社… 台湾流感疫情逐渐发威 桃园市上周… 2019人民唐球中国巡回赛杭州站圆满…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