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士余:“希望大家都买股票”是误读
昨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谈A股波动
今后市场连续失灵时仍应果断出手
记者:去年中国A股经历了罕见的大涨大跌,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对于最初的救市措施市场各方也有不同的看法。请问对此有何评价?
刘士余:证监会主席一听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件事,就感觉到担子很重。
我知道这个问题是因为当时对该不该出手、何时出手、谁来出手、怎么出手这些关键问题都有不同意见。我体会,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这一根本方向上,不能动摇。同时,资本市场的灵魂在于竞争,竞争就必然有美丽和残酷两种格局,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必须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这种现实。
政府的职能不能动摇,就是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只有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才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今后,当陷入市场完全失灵、连续失灵的情景时,仍然应当果断出手。
凡是股市异常波动,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此,中国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换职能,全面依法加强监管。
谈稳定措施
未来较长时间内中证金不会退出
记者:最初的救市措施何时退出,中证金何时退出?
刘士余:讲到救市措施何时退出,我首先说,救市这个词不怎么规范,到现在我都没用救市这个词,因为政府和学术界一般不用救市这个词,我们叫稳定。
有些措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特别是一些非常规的机制性措施,在市场完全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状态之后,已经解除或者正在退出。
至于中证金的退出,坦率告诉你,我还没有考虑这事,未来的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退出为时尚早。
谈熔断机制
未来几年不具备推行熔断基本条件
记者:关于今年年初推出的熔断机制,四个交易日之后就被暂停了。想问一下,现在有观点认为这个制度设计就有漏洞,对此怎么看?
刘士余:当初研究论证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这个制度论证研究过程中,沪深两家交易所和有关机构也征求了意见,征求意见的面还是比较广泛的,推出熔断机制的共识度比较高。但是这个制度推出以后,客观上造成了助跌的效果,制度运行的结果和推出这项制度的初衷基本背离了,中国证监会立即叫停了这个机制。
为什么当时能够有比较高的共识度?可能还是因为去年股市如过山车般大幅下行。但是实施时,可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主体结构考虑欠周。我们在不断扩大开放的全球化环境当中,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重构,要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但是每一项改革必须牢牢地立足中国国情。单从投资者结构角度来讲,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绝对主体的市场体系。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未来几年,我们也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谈注册制
注册制必须搞 但不能“单兵突进”
记者:“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了要创造条件去实施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创造条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当下并不具备推出注册制的条件?
刘士余:注册制是必须搞的。但是,至于怎么搞,要好好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逗号),推进注册制改革(逗号),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等等。我为什么在这儿跟大家讲要注重逗号,就说明这几项改革不是孤立的、独立的,甚至割裂的选项,逗号与逗号之间的这些内容是相互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特别专项授权,自3月1日起实施。我理解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这项授权,标志着政府可以启动注册制改革与现行行政审批制、核准制之间制度转换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配套的改革需要相当的过程、相当长的时间。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创造条件总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各方面要充分沟通,凝聚共识。强调一点,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我们都必须实时秉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真诚理念,对发行人披露内容进行严格的真实性审查,这一点即使将来实行注册制了,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须加强。
在这儿我要提示大家,在参与社会金融活动的时候必须十分审慎,要着重做好“三看”:一是看对象,看他是不是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在筹集资金。二是看回报,看是不是承诺超常的高利回报。三是看营销,看营销是否公开宣传,以公开宣传的形式募集资金。看清三点以后再做审慎的投资决定。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在五大致贫的原因中,大病致贫占了首位,一些家庭“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所以大病保险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途径。作为保险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去做好大病保险工作,有效避免一人得病全家致贫,防止脱贫后一人得病全家返贫。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e租宝案正在追缴资产
谈加强监管
防止外部风险向银行业传染
记者:近两年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遇到了一些挑战,整个银行业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在逐渐增大。银监会在“十三五”期间有没有相应的对策?今年银监会是否会出台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
尚福林:“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动银行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重点工作一是要促进银行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一些领域的金融服务,四是更加注重防范各类风险。银监会将强化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力度,防止外部风险向银行业传染。比如像e租宝这样一个公司,打着互联网和P2P的幌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立案查处,正在追缴资产,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对P2P业务,银监会也会继续加强监管,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治理。
谈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资金最终流向实体经济
记者:近几年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非贷款的资产,包括一些跟理财业务相关的资产等。有个说法是这些资产在本质上还是贷款,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监管套利或者是一种隐藏风险的方式,你对此有何看法?
尚福林:这些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最终还是到了实体经济。这类产品当中有没有套利的、躲避监管的?个别的有这种现象,但对这种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措施,对于新的创新产品,我们也要要求它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准则来计提拨备。目前整体情况看,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根据相关规定,一是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应该计提准备金。现在理财实际也分很多种情况,有的理财是向大家公开发售的,有的是对高净值客户发行的,就是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完全是委托业务,这类是不需要计提风险拨备的,因为这个风险完全由委托人承担。第二,商业银行全部的表内风险和表外风险,这些资产风险都需要按照要求计提资本,在资本计算时这部分都要计算进去。
谈民营银行
12家民营银行进入设立论证阶段
记者:目前已经有5家民营银行开业,但后续没有新的民营银行获批。银监会此前曾表态民营银行将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后续新的民营银行将于何时获批?
尚福林:到目前为止,银监会还是按照审慎积极的原则推进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现在已经进入了常态化的审批程序。从2014年开始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的情况来看,这5家民营银行的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到2015年末,这5家银行资产总额是794亿元,负债总额是651亿元。对于新设民营银行,现在我们把受理权限下放给了各地的银监局,现在各地银监局已经全面受理申请,并同时对申请进行尽职调查,现在已经有12家进入论证阶段。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
近期开展万能险风险排查
谈精准扶贫
全国大病保险已经覆盖城乡9.2亿人
记者:在扶贫中如何发挥保险业兜底社会保障、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保监会会不会有这方面的打算?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项俊波:在精准扶贫上将做好大病扶贫、农险扶贫、补位扶贫和产业扶贫。大病扶贫,在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42%,有1000多万人患有慢性病或大病,所以大病保险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途径。
我们有一个数据,到去年年底,全国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城乡居民9.2亿人,加上基本医保经办机构承保了大概1.3亿人,目前大病保险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有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报销额度普遍比原来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
农险扶贫,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补位扶贫,比如在服务开发与资源投入上向社会贫困和基层人群倾斜,针对失独老人、留守儿童专门推出新的保险服务。产业扶贫,比如发展小额贷款的保证保险,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
谈险资举牌
险资举牌行为总体风险可控
记者:去年,险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有评论说险资举牌实际蕴藏着巨大风险,你对此做何评价?
项俊波:目前国内险资的举牌行为总体风险是可控的。到去年底,共有10家保险公司举牌了36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余额是3650亿,占整个保险资金运营的余额是3.3%。
对于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客观看待:一方面加大股权投资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对少数公司举牌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保持警惕,防止投资激进所带来的流动性和期限错配等潜在风险。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关注和监测险资的举牌行为,加强风险预警和管控。
谈万能险
从信息披露等方面重点监管万能险
记者:去年有一款叫万能型的保险产品一时成为媒体热词。万能险以及类似的大受欢迎的保险类产品是否潜藏着一定风险?
项俊波:万能险在国际上其实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它同时兼具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的双重功能。万能险在美国已经有37年的历史,中国是2000年开始引入的。去年我们有57家人身险公司开办了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整个人身险市场的28%。
虽然万能险在我国发展平稳,风险可控,但是由于其缴费灵活、流动性比较强,在资金的运用上可能出现资产负债错配,进而引发现金流风险,所以对这款保险产品我们保监会高度重视,着力从偿付能力、产品报备、信息披露等方面实施了重点监管。近期我们会在系统内开展整个万能险的风险排查,出台规范中短期存续期产品发展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发展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率的业务,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保障建设,牢牢守住行业的风险底线。
★现场
刘士余笑言“乡音难改”回应误读
昨日是刘士余赴任证监会以来,首次在公开场合以发布会的形式回应市场关切。“我到证监会上任22天,还没满月”,刘士余一句风趣的开场白,让现场紧张的气氛略有缓解,记者们发出会意的笑声。
无视于对准他的“长枪大炮”,发布会上,刘士余以略带乡音的普通话,语调缓慢地答记者问,幽默又谨慎地将“刁难”问题一一化解。
发布会一开始,他先澄清了一个近日流传颇广的说法:“有一个传说,说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希望大家都买股票、希望大家都不要卖股票。我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我在香港团说,作为证监会主席,我不能建议大家买股票,但我更不能建议大家卖股票。”刘士余笑称,也许是“乡音难改,我的口音太重了点”,造成了误读。
“今天我会更注意发音准确,也希望媒体朋友更准确地传播。”刘士余的话引发一片会意的笑声。
随后,面对注册制、股市波动、熔断机制等热点又敏感的问题,刘士余都给出了正面回应,并不时列举一些形象的比喻。如说到去年A股时,他说:“股指下行的势头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就好比一辆重载的油罐车,在下坡路上刹车失灵了,轻则车毁人亡,重则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文物、伤及无辜。”
发布会上,刘士余两次感叹,作为证监会主席,责任重大,“而且越来越重”。长时间从事民生金融工作的他,“深知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因此虽然一直奉行少说多做的理念,但他也作出了表态,“资本市场是要求公正、公开、透明的,所以作为证监会主席,该说还得说。”新京报记者 刘夏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