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网记者 张昊 法新网见习记者 张晨
5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充分发挥作用。
“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是人民法院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服务党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宋晓明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知识产权司法的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开创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结合创新驱动战略,展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未来,制定一系列目标,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宋晓明介绍说,2015年,最高法召开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专门提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本政策——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16字基本方针。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向社会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3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创新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8.3万件,较前5年大幅增长。近几年,人民法院审理了乔丹商标行政纠纷案、王老吉和加多宝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华为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等有特点、有创新、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
最高法加大知识产权法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和司法国际交流,不断提升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宋晓明介绍说,目前,全国法院有300个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约3000人,司法辅助人员2000人,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最高法在上海、北京、广州分别设立3个知识产权法院。2017年以来,最高法先后在15个中心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余个高级法院、约100家中级法院、90多家基层法院推行知识产权审判行政、民事、刑事“三合一”制度。按照制度安排,已有10余家高级法院经过最高法批复同意,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三合一”审判模式。
5年来,最高法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制定了5部司法解释。经过20多年探索和积累,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形成较完善的“四位一体”体系,最高法建立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发布制度、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指导性案例发布制度,公布最高法在知识产权和竞争领域中疑难复杂案件的裁判标准、裁判方法、司法导向。此外,最高法在北京设立案例指导研究基地。
据统计,最高法公布288个典型案例,整理出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357个,全部译成英文向世界公开发行,提升中国法院在国际知识产权治理实践中的影响力,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形成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具有专业技术性、隐蔽性高等特点,权利人取证难、成本高。最高法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林广海介绍说,面对损害赔偿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最高法坚持知识产权创造价值,权利人理应享有利益回报的导向,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作用,为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提供可靠、权威、有公信力的证据,实现赔偿和知识产权在市场上应有价值相一致。采取措施加大惩治恶性侵权力度,通过各种规则,切实降低维权成本,支持权利人维权合理开支的主张。
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知识产权案件,法官评判是否构成侵权的核心是技术问题。林广海介绍说,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中,构建了技术调查官这一核心制度。技术事实的查明包括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鉴定机构“四位一体”机制。
“最高法努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法律氛围,真正实现司法保护向严格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林广海说。
加强调研解决新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普及,网站和自媒体平台著作权网络侵权加剧,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的侵权尤为受关注。林广海介绍说,最高法知识产权庭加强研究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同时指导地方法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相关部门开展部署专项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林广海说,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鼓励和引导新闻媒体理顺著作权归属。面对新闻作品数量巨大权属不一的情况,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指引新闻媒体积极与作者订立合同,通过约定、版权声明等方式理顺著作权的归属。不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新闻作品的保护。鼓励和引导网络媒体“先授权、后使用”“先授权、后传播”,为营造良好的新闻作品版权交易秩序提供强有力的著作权司法保护支撑。
新形势下,技术、科技以及商业模式不断更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也面临着新问题。宋晓明介绍说,最高法加大司法调研,建立最高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最高法知识产权案例研究北京基地等,分别就不同项目进行研究。此外,最高法在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设立理论研究基地,在苏州等10家中级法院设立10个调研基地。
据介绍,最高法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基地,汇集一线法官和学者的智慧和力量,组成包括291位专家学者的评审委员会,从20多万个生效裁判文书中提炼典型案例和规则。
法制网北京3月2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