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北理工生命科学创新载荷搭乘 “天舟一号”开展空间实验
发布时间:2017-04-21 10:08 |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申宁)昨晚19时41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空间微流控芯片生物培养与分析载荷”搭乘“天舟”升空,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在轨实验,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创新载荷装置将在地面飞控干预下自主完成多细胞多腔室细胞共培养和在轨在线分析检测任务。

本次搭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生命科学载荷,是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团队自主创新研制的,也是继2011年“神八”搭载和2016年“长七”首飞搭载之后,北理工生命科学载荷再次遨游太空。这一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实验装置,既要满足严苛的航天搭载要求,还要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全自动地完成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在轨共培养、在线观测、在线生化分析并进行在线数据处理与传输。研究人员通过与地面相同装置实验结果的比较,试图发现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神经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新现象新知识。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预防和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健康,既可以服务于载人航天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还可以服务于人类健康。

全自动多功能创新科学实验载荷装置是此次搭载项目的一个重要亮点。该载荷是一个集多细胞生物共培养、细胞影像分析、在轨在线样品处理和生化分析以及遥操作自动化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完全由北理工团队自主研发,并形成多项原始创新技术成果。该项目得到科技部重大科技仪器开发专项的支持,属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的创新成果。在年初召开的“天舟一号”任务货运飞船系统搭载项目研制总结评审会上,专家组对于这个代表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最新水平的仪器装置的创新性以及研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广西防城港警方跨省抓获传销A级老…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对这件事多次作… 经习近平主席批准 中央军委印发《…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中国制度为何具有显著优势(人民论…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展…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