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决定反腐成败
——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④
反腐败斗争之所以能够形成压倒性态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腐败得人心、顺民意,是民心所向,就在于人民群众为反腐败提供了最深厚、最强大、最坚决的支持力量
“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临近春节,各地的年货市场上,廉洁文化的春联不期然走俏。一副副纸短意长的春联,犹如一支支满蘸期待的大笔,和着酝酿中的春意,共同书写下神州大地四年多来一个驰而不息的主题:反腐败。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宣示,无比清晰地显示出毅然决然的使命担当。“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这笔“政治账”“人心账”之所以能仓丰廪实,反腐败斗争之所以能够形成压倒性态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腐败得人心、顺民意,是民心所向,就在于人民群众为反腐败提供了最深厚、最强大、最坚决的支持力量。国际人士也对此由衷赞赏。有人如此评价:反腐败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赢得人心至少20年。
作家麦家曾形象地比喻,反腐,是党与民心的“进一步握手”。反腐败,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人心争夺战”。最近中央纪委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最为直观地呈现了人心的向背: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走高,从2012年的75%,到2013年的81%、2014年的88.4%、2015年的91.5%,至2016年达到92.9%。上行的曲线背后,是澎湃涌动的民心,彰显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人心争夺战必定胜利的力量之源,映照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全社会激发出的慕清廉、求正气的正向“人心效应”,也形成了压倒性态势。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这从一些贪官落马后引起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季建业被双规时,南京市民打横幅、放鞭炮庆祝;苏荣落马,南昌市的鞭炮声彻夜不息;谷春立接受组织调查时,群众燃放的闪光雷照亮了夜空……反腐败是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毒瘤、病菌,绝不会因此而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判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正是因为强力反腐,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让人感受到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决心和信心,更让人感受到当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
民心所向,形成了巨大的反腐动能。“我不想更不敢看到上访群众期盼的眼神”,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在忏悔录中坦陈;“每时每刻都担心被查处,忍受不了这样的煎熬”,贵州一名干部主动向纪委交代问题后,如释重负。而从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到不断公开受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再到集中公布各地纪委联系方式,“群众的眼睛”也正在成为反腐败工作中的“秘密武器”。不断扎密的制度笼子、日益高涨的民意压力,让心存侥幸者彻底死心,让窥测风向者完全“傻眼”,让等待观望者打消了“赌一把”的念头。据统计,2016年反腐败工作中主动交代问题的党员干部人数为5.7万名,比2015年的5400余人增长10倍多。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会侵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犹记当年,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自己的理想是“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让多少人痛心疾首。四年多来,正风肃纪与铁腕反腐强劲激荡,收获人心的同时也筑牢了价值的基座。“过瘾!希望这样有警示意义的纪录片以后能多一些。”元旦后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引起广泛“围观”。在此之前,另一部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累计播放量超千万。反腐,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清正,更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催化出社会观念的“聚合反应”,更形成反腐败的强大合力。
“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正如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反腐败这场不能输的人心争夺战、这场只能赢的价值观较量,已经形成了压倒性态势,也必将进一步带动全社会人心向善、风气向好,激荡起民族复兴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