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人、查人、管人…… 微信帮了警察蜀黍不少忙
随着微信全球用户突破6亿,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微信渗透。的确,微信强大、便捷的各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警察蜀黍的工作方式。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些年微信都帮了警察蜀黍哪些忙。
寻 人
“帮助聋哑女回家!40岁左右,身高163cm左右,上身穿红色羽绒服,下穿黑色棉裤、黑皮鞋,无法沟通,现在汉中门派出所,哪位亲朋好友看到,或者有相关线索帮忙联系其家人,请与汉中门派出所联系,谢谢!025844×××××。”
近日,一条“帮助聋哑女回家”的寻人信息在朋友圈迅速发酵,汉中门派出所民警、鼓楼分局新闻办等纷纷转发,爱心在键盘的敲击中层层传递。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便传来了好消息。虽然没有直接获得其家人的有效信息,但是在一位热心网友的推荐下,民警联系上了南京市特殊学校的退休教师赵小玲、一位擅长手语的热心老师。
在赵老师的帮助下,民警终于获得了聋哑女子的身份信息,并最终通过警务平台查找联系上了其家人。
查 人
“你好,我们想登记入住,但是今天钱包被偷了,身份证也丢了,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们辖区派出所可以通过微信核实身份,帮你办理入住。”
“哦?还有这样的事,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要帮你拍摄一张正面清晰照片,然后通过我们和派出所建立的微信群,将照片和你的身份证号码传过去,派出所民警会在他们的系统上核查,没有问题了,民警会录入系统,我们这边就可以给你办理登记入住了。”
“这个真好!真方便!请问这是哪家派出所的创意啊?”
“鼓楼公安分局华侨路派出所。”
华侨路派出所地处繁华商业区,辖区共有大小90多家旅馆,自2013年1月1日公安机关提供旅客住宿登记临时证明以来,该所累计出具相关证明35530份,平均每天35份。
针对旅客住宿登记临时证明在出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华侨路派出所结合全民“微时代”的特点,应势推出旅馆住宿微信查询服务。
依托“微信”这一公共网络平台,警方建立了华侨路地区旅馆业微信群,将派出所及辖区内90家旅社全部加入该群。一旦发生旅客未携带有效证件的情况,首先由旅馆采集旅客的人像、基本身份信息并上传,派出所值班人员接收查询需求后通过警务平台核实旅馆上报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微信反馈给旅馆。
“微信查询业务的推出,极大地便利了旅客的同时,也将这一类违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民警介绍道。
目前,旅馆住宿查询已在华侨路地区90家旅馆全面铺开,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得到旅馆业主及旅客的一致好评。
管 人
“顾警官,新民路社区吸毒人员李某好像搬家了,需要进一步核实现住址吗?”
“尽快核实。另外这个月各社区的成效已经贴在群里了,非常感谢大家对禁毒工作的支持!”
“宁海路社区近日已安排一名有吸毒前科成员再就业,目前表现良好。”
……
像这样的对话,在鼓楼区禁毒工作微信群里随处可见。对吸毒人员实施有效的社会帮教,是减少社会上吸毒人数和降低本地毒品消费需求的重要措施,但帮教工作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失控漏管是帮教的一大难题。
对此,鼓楼分局禁毒大队想到了利用微信群实现动态管理。自从社区成立微信群以来,鼓楼区所有社区的禁毒社工和禁毒民警纷纷加入进来,相关工作不用事先电话联系,只要通过微信一问,对相互交流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与传统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形式相比,微信群工作模式更为便捷、高效,工作信息传播更为快捷,民警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各社区吸毒人员的生活现状、再就业情况等,也为民警与社工实时互动提供了方便,有利于警方与社区的协同作战,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启了工作交流的新模式。
据了解,类似的微信工作群在不同警种、不同条线里正悄然改变着警察蜀黍的工作。
在打击各项违法犯罪行为时,总有一群活跃在微信群里的“鼓楼群众”积极充当警方的千里眼、顺风耳;
在寻找被盗非机动车失主的路上,“鼓楼区失车联盟”微信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鼓楼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抓小偷”涉案图像协查平台上,不愿透露身份的举报者可以直接通过微信领取“悬赏”。
微信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开启了警务模式的新篇章。
通讯员 鼓公宣 赵柏恋茹记者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