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创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6-01-19 15:22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广州1月18日电(记者罗艾桦 通讯员杨锦华)记者今天从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获悉,市政府常务会议18日审议通过了《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工作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发动部署、先行试点、全面推进、优化提升、达标验收、总结推广等步骤,在越秀区、番禺区开展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统筹规划,锐意创新”、“积极稳妥,重点突破”和“政府主导,协调参与”四个原则,通过先行先试有关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探索超大城市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的新模式,积累、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上新水平。这也是本月初广州市政府率先在全国提出户籍和非户籍人员融合发展,实施《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实际举措。

《方案》要求越秀区首先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①就业服务:以异地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为来穗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就业推荐、政策咨询、岗位需求匹配性测试等全方位服务。②教育服务:学前教育阶段,凡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适龄子女与户籍适龄儿童同等享受区属公办幼儿园电脑摇号资格;义务教育阶段,面向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免费提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③居住服务:探索将来穗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畴,根据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相关政策规定,合理统筹和解决环卫工人住房问题;引入、扶持优质企业以委托代理方式实施出租屋公寓式租赁管理。④卫计服务:按照常住人口人均投入50元标准,保障来穗人员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经费投入;完善来穗人员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服务机制。⑤维权服务:教育引导来穗人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来穗人员表达诉求和寻求帮助的渠道畅通,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三级维权网络,妇联维权热线对来穗人员开放服务。⑥居住证积分管理服务:逐步实现积分制来穗常住人口阶梯式享有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权利。

其次完善以服务促管理机制。①健全完善出租屋管理员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工作流程,加快推进实现各部门间人口信息整合和互通共享,拓宽来穗人员的信息采集渠道。②提升来穗人员信息数据应用水平,发挥来穗人员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加强来穗人员信息数据分析、比对和应用。③创新出租屋管理模式,通过“托管式”、“公寓式”管理模式实现城市房屋资产增值运营和出租屋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出租屋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各类安全隐患发现告知、调度派遣、事件处理、跟踪回访、评价结案“五步闭合”工作流程。④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推进居住证门禁系统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原则,实现与自助申报系统对接。在居住规模达30人以上的出租屋楼宇推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进出动态管理。在雇用来穗人员规模达3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推广安装流动人员自助申报系统,实现招工信息及时上传和公安人口信息系统的比对。⑤全面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租赁行为,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和谐的租赁市场秩序;广泛开展出租屋主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出租屋主合法出租,主动落实信息报送、租赁备案、治安管理等法定责任。

再次创新外国人服务管理。以“建阵地、组队伍、创特色、树示范”为目标,探索建立外国人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平台。组建越秀区外国人服务管理办公室,形成涉外管理工作跨部门业务协同、信息共建共享等工作机制;在外国人散居规模100人以上的街道,建立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站,街派出所成立外管专业队。设立“越秀区外国人社会工作服务专项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涉外服务;在外国人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力营造双语(多语)环境,制作自助查询终端、编印《外国人在穗指南》、制作视频宣传片,做好涉外出租屋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同时促进全方位共建共享。①强化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学校打造来穗人员融合课堂,开展来穗人员融合教育;组织来穗人员参与巾帼志愿服务队,发动外来务工青年参与志愿服务驿站志愿服务活动。②推进共治共享。坚持“问计、问需、问效”于来穗人员,发动来穗人员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积极加入社区议事委员会;发动来穗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吸收来穗人员中的积极分子为治安员、志愿者,鼓励来穗人员举报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邻里守望的共治共享局面。③创新党员服务。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为原则,依托“一家一站一中心”(区党员管理中心、街道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员之家)党建工作三级网络,在来穗党员较为集中的街道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④打造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体育场所以及其他公共设施设备全部对来穗人员开放;组建“来穗务工人员艺术团”和“外籍人士艺术团”,打造一批街道来穗人员的文化服务品牌。⑤注重疏导帮扶。采取与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合作的形式,开展心理热线、谈心室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服务;推动建设“青年地带”,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心理辅导和干预以及个案辅导;发挥区职工特急救济专项资金和职工解困济难基金临时性特急救济作用,为因患重大疾病或遭受意外灾害的来穗人员提供一定补助。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曾凯章局长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迫切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有效破解大量农民工进城后带来社会治理难题。同时,也是广州市社会服务管理的现实迫切需要。广州市目前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员达780多万人,如何服务管理好如此数量庞大、成分复杂的来穗人员是一个严峻挑战,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为此,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在对全市各区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进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确定在越秀区、番禺区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此外,选择在越秀区、番禺区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是基于越秀区属于中心城区,番禺区兼有城、乡特点,在两种不同类型地区同步开展示范区建设,可兼顾探索不同区域的服务管理模式。

链接:番禺区主要试点内容——

(一)以人为本,共建共享。①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让来穗人员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和谐就业;围绕社会和市场急需职业工种用工技能需求,采用“订单式”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模式,分层、分类、分批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②开展“走进番禺”关爱培训,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以及常用粤语、南粤文化生活习俗的学习培训,促进文化共融。③进一步加强随迁子女教育,2016年起启动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实施办法,进一步增加免费学位数量,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当地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同时力促民办学校规范、优质、特色、持续发展,为来穗人员子女入学提供多元选择。④提升社会保障,推动来穗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平等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来穗人员及其子女享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育补助、孕产期保健、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传染病预防和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来穗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畴⑥为来穗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主动发现、快速反应、及时化解涉及来穗人员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律维权咨询室、“阳光心晴”心声热线以及和美家庭工作室作为平台,⑦通过网格化工作平台,实现来穗人员和出租屋信息与部门间互联、互通、共享,着力营造和谐、安全、宜居的人居环境。

(二)典型引路,凸显特色。①搭建公共服务“智慧平台”。以“智慧番禺”建设为依托,在全区搭建集“人屋”管理、安全巡查、数据监控和决策辅助等功能的来穗人员信息系统,并通过区电子公务云平台,实现与各部门的信息协同、资源整合,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②深化出租屋“星级管理”。通过公示星级、兑现服务、提供优惠等措施,发挥其房屋租赁市场调节作用,提高租赁双方的安全意识,引导出租屋主履行自身管理义务;健全出租屋安全星级管理评分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完善信息化建设,促进星级积分计算、查询、兑现的科学化;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和部门协同力度,逐步提升群众对出租屋安全星级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③擦亮共融共建“金雁品牌”。充分发挥番禺区“金雁团总支”的积极作用,完善“团籍双管理”和双向服务机制,让优秀团员青年以组织的形式参与来穗人员的服务管理;继续践行“社工+志愿者”的模式,进一步建设完善金雁青少年之家,为来穗人员子女提供关爱服务;深化“金雁之星”评选活动,编写《金雁颂》专刊,大力宣传来穗人员中的先进典型;通过“金雁青年志愿服务队”、“金雁青年艺术团”、“雁声歌舞队”等来穗人员服务组织,大力打造番禺“金雁”品牌。

(三)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围绕打造一个有看头、有听头、有学头、有甜头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区的总体思路,构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体系。①南村镇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示范镇”。全面强化“人屋”综合治理,优化来穗人员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化出租屋安全星级管理,推进出租屋居住证门禁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有序推进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②石碁镇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示范镇”。以来穗人员之家为中心,在社区医院、石碁成校、来穗人员子弟学校分别建立来穗人员联络点;以居住证为载体,推行合作医疗保险和政府赠送意外保险,构建健康关爱体系;完善金雁团总支和小金雁青少年之家建设,设立“雁声歌舞队”活动室,每年举办来穗人员融合专题晚会、来穗人员卡拉OK大赛、来穗人员趣味运动会等,定期开展送戏下村社、下厂企活动,促进来穗人员和谐融合。③桥南街番奥社区创建“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示范社区”。建立来穗人员青少宫,成立志愿者联合会来穗人员分队,创建来穗人员艺术歌舞团;深化来穗人员党建工作和“金雁”团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党组织生活和来穗人员教育培训;建立来穗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来穗人员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强化出租屋管理和来穗人员信息登记,依托网格化提升“人屋”服务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广西防城港警方跨省抓获传销A级老…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对这件事多次作… 经习近平主席批准 中央军委印发《…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中国制度为何具有显著优势(人民论…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展…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