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吕银玲)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8月19日,商务部召开关于解读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数字贸易、版权交易、在线教育等新兴服务出口成为新增长点,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离岸外包和保税研发、保税检测等渠道更紧密更高效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吸引境内外资源要素更充分投入新业态、新模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经济学博士赵若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的激励推动了我国服务贸易平稳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贸易日益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逐步发展,在诸多领域已取得良好的成绩。例如,2019年浙江省数字服务贸易增长了69.01%,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3.62%。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软件许可、计算机服务进出口的迅猛增长。在近期将要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智能错题打印机、在线教育平台、学情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等教育科技最新应用也将亮相专题展。
赵若锦介绍,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850亿美元,服务逆差2178亿美元,同比下降14.1%。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在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50.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从具体领域看,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出口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速分别为19.6%、14.5%、12.3%,均显著高于服务贸易出口增速。
冼国义表示,顺应新形势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层面将在试点平台上大力推进数字服务、版权服务、医药研发、检验检测、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是在数字贸易领域,重点探索数据流动与监管的创新和开放,部署了一些政策措施,如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开展数字营商环境问题研究、组建国家数字贸易专家工作组等。
同时,我国还将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便利外国人在华使用移动支付试点、促进“两头在外”的研发及检测等服务发展、促进国际精品赛事发展等业态模式创新。
发布会上,冼国义还介绍,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也将为市场拓展带来新机遇。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形成大市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广大境内外服务提供者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际合作方面,试点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等伙伴深化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说,试点既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