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4月30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国务院“点名”互联网医疗 “数字健康新基建”前景可期
发布时间:2020-04-30 09:29 | 来源:中国网


  新冠疫情期间催热的互联网医疗,28日再被国务院“点名”。当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适应群众数字消费新需求,促进网上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以行业龙头阿里健康为例,其在1月下旬迅速推出的针对湖北地区的线上义诊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武汉“封城”后当地医疗资源紧张、患者就医难的问题,该项服务后期推向包括北京在内的其他地区,并在全球疫情蔓延时迅速推广至全球,其所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技术在国际舞台的初露锋芒,让人印象深刻。

  不同于社会上对于“远程医疗”等同于“拉根网线,远程看病”的认知,远程医疗不仅链接了医生与患者,也为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就在28日,由马云推动的非洲医护培训计划第6个专场培训在“云端“召开,来自非洲22个国家的超1600名医生在线交流。该项交流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将中国一线抗疫医生的经验远程共享给全球,也被认为是疫情期间远程医疗的经典实战案例。

  相较于传统诊疗,远程医疗的优势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迅速实现医疗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衡有效配置。这一优势在新冠疫情期间已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而在日常情况下,鉴于中国国内尚存在较为明显的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配置现状,远程医疗更是大有可为。

  由此便不难理解,自2月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实践,以应对疫情中慢病患者不方便线下就医等难题,而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亦不负众望,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参与抗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也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远程医疗的重要背景。

  事实上,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互联网对于医疗行业改变远不止于此。长远来看,这些技术与医疗的结合,其影响将不亚于5G技术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上述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望大大提升诊断、手术、零售、慢病管理、公共健康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由此迅速为多个场景的医疗健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不断更新社会认知的同时,一个名为“数字健康新基建”的新事物隐然成形。

  有理由相信,经此一疫,在政策与社会需求的双重“刺激”下,以远程医疗为代表的“数字健康新基建”势必加速,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一大看点。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王毅同阿富汗代理外长阿特马尔通电… 农业农村部: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90… 农业农村部:以长江流域为重点 实… 农业农村部: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复工…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农村部: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产业…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民航局提八个方面要求民航管理全过…
推荐文章
京津冀将协商研讨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公布 王毅同阿富汗代理外长阿特马尔通电… 应急管理部: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和… “坐着火车游北京”活动成功首发 … 2020-2021年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 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 2020年度“1+1”法援志愿者和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