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3月27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国家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带动30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发布时间:2020-03-27 09:47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26日称,已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将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冲击影响。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要求各地在分解下达计划时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县市倾斜,广泛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并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提高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切实减轻疫情对就业增收的影响。

  这位负责人强调,资金安排要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乡村,统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围绕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流域治理、草场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解决好影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突出困难。

  据介绍,为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劳动实现光荣脱贫,将劳务报酬占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最低比例提高至15%,预计可为参与工程建设的贫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8亿多元。同时,鼓励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在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增加短期就业岗位。

  “十三五”以来,国家累计安排以工代赈资金近300亿元,吸纳超过100万贫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0多亿元,与此同时,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桥梁堤防等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安排部署近期森林… 民航局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 商务部召开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 企… 水利部:涉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县复… 水利部:重大水利工程开工142项 在… 工信部:以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复工… 工信部:将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数字… 人社部:不断优化有利于恢复和稳定…
推荐文章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安排部署近期森林… 湖北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 广西发放职业培训券 内蒙古加快推进复工复产 农牧业龙… 中电建巴基斯坦南迪普项目重启运行 14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 在建规模超… 开放红利加速释放 外资加码布局中… 前两月我国对外投资超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