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昨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广受社会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今年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非常低。而现在,人口预期寿命增长,老龄化趋势严重,去年60岁以上老人已达2.2亿,占比超过16%。
所以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而且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基本上都是在60岁至65岁,甚至更高。
今年拿出方案
据介绍,在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人社部将考虑“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其次,根据我国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方案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第三,方案将提前公示,人社部将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方案,但还要按照相关的程序,经批准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会拿出方案。”尹蔚民说。
养老、医保基金整体没有缺口
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尹蔚民表示,这两大基金运行平稳,不存在缺口。从全国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去年累计结余是3.4万亿元,支付能力能达到17个月,但各省市确实不平衡,各省之间差异较大;而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较低,个别地区出现了一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不过,养老保险发展的形势确实严峻,基于这种状况,国家正在进行顶层设计,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内容包括推行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推出渐进性延迟退休的政策、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等。
退休人员为何缴纳医保费
有关社会关注的退休人员将缴纳医保费的问题,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解释说,现行的职工医保是基于当时历史改革的背景,是统筹统支,由于当时确保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的任务很重,所以规定他们不用缴纳即可以享受待遇。医保制度已经运行20年,当前最大的挑战就是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给医保基金的支付带来压力。目前,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4倍,25%的人员花费占到了总支出的65%。我国医保是现收现付的制度,要确保医保待遇有保障,就要均衡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据介绍,去年已有7个省份的医保不能够支持当期支出,动用了历年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