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公众正在见证这样一场改变:政府办事部门依托“互联网+”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最大限度地便利百姓。
“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发展的故事——也可以称之为“加法”的故事。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这道“加法”题融入了最新的要素,那就是“互联网+”。过去这一年,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机构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活动中,“年度词”颁给了“互联网+”。美国《华尔街日报》盘点中国2015年五大热词,排名第一的同样是“互联网+”。
一词风行,而它影响的远不止是全社会的词汇和表达。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 互联网+ 行动计划”后,这个“加”便在更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李克强如此界定。在两会记者会上,他形象地比喻道:“站在互联网的 风口 上,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事实上,被提升至战略高度的“互联网+”,一方面激发出全新的经济模式和业态,标“新”立异;另一方面也担负起改造升级传统行业的使命,推“陈”出新。借助互联网这一催化剂,中国经济的产业格局正在颠覆重塑、新旧动能正在加快转换。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能够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并确定了支持措施。
“加”意味着融合。李克强一再强调,中国制造只有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才有前景,“中国制造2025”的前途就在于“+”互联网,即通过互联网借外脑、集众智。“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