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商家进货也遇假被罚之后告上家
发布时间:2016-02-08 20:12 | 来源:法制日报


  买到假货,已经够倒霉。被查到,还要受行政处罚,更是霉上加霉。不过,男子通过打官司,也为自己挽回了一局:自己所受的行政处罚,可以向卖主追偿。这依据的又是什么呢?

  几年前,张某从李某处购进了标注为“某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3吨(60袋),购货价格为每吨2400元,货款总额为7200元。之后,有关部门联合对张某销售的复合肥料进行抽检,发现该复合肥料为不合格商品。同时,有关部门与某化肥有限公司对该复合肥料进行鉴定,发现李某销售给张某的复合肥料系假冒商标侵权商品。

  之后,有关部门对张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除张某退货给李某15袋、自用一袋外,其余44袋假冒复合肥料予以没收,并处以1.9万元罚款。就这事,张某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于是,和李某多次协商想要退钱,均被李某以自己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为由,拒绝赔偿。闹到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张某认为,虽然李某之前受到了行政处罚,但是他俩之间还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一码归一码,李某如此行为属于违约。无奈之下,张某把李某告上法院,要求李某承担被没收的44袋假冒复合肥料的损失,以及张某因销售假冒复合肥料被处以1.9万元罚款损失。

  该案后经法院调解,李某同意给付张某1.5万元损失,双方就此握手言和。

  ■以案释法

  商家不知情进到假货被罚可追偿

  “对因行政处罚的追偿而引起民事诉讼纠纷的案件要分别而论,不可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审理该案的法官表示,就此类案件,首先要判断因行政处罚而导致的不利是否属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因违约造成损失”范畴,其关键在于确定行政相对人受到的行政处罚是否具有惩罚性。

  假设原告明知从被告处购进的复合肥料系假冒商标侵权商品,为谋取不当利益而进行销售,受到行政处罚,此时行政处罚具有了惩罚性,故不可转承责任,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利后果则应该完全由原告承担。假设原告无过错的情况下而遭受行政处罚,此时行政处罚不再具有惩罚性,仅具有防范性,即防范可能进一步出现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因行政处罚而导致的不利就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因违约造成损失”范畴,自然适用合同法调整。

  类似此类案件中,只有具体分析原、被告双方过错的有无,才能确定彼此相应的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被处罚人有过错的,被处罚人不得就罚款和违法所得的利润部分向供货商追偿,只能就货值本金的损失向供货商索赔。如果被处罚的当事人无过错,则可以就罚款和违法所得的总额向供货商追偿。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俄媒:一架战斗机在印度执行任务时… 药检事件仲裁听证会结束 孙杨:相… 也门政府军打死7名胡塞武装人员 因油价上涨伊朗多地爆发游行 一平…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崔大庆: 中弹后仍紧紧抓住歹徒的… 天路 中日专家学者探讨两国未来合作方向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