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31日电(记者白佳丽、张晓龙)著名的“咸海危机”虽然得到了全球科研界的持续关注,但是其生态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开展合作,希望利用中国荒漠化防治经验,共同助力咸海生态问题治理。
咸海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水源主要来自阿姆河与锡尔河。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这两条河流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加之气候环境变化,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水盐度增高、多种鱼类灭绝,干涸的咸海区域干盐堆积,风把盐吹向周边地区,严重地污染了农田,影响着居民健康。
长期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雷加强说,咸海的生态灾难不仅是咸海流域的问题,也影响着中亚水资源的安全。新疆多年来积累了有效的荒漠化防治经验,乌兹别克斯坦科研界希望“中国方案”能够应用于咸海问题。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包安明介绍,新疆生地所在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建立3个野外台站和一个农业试验示范区,中乌双方已在咸海流域的研究,包括在生态修复、节水灌溉、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
“结合中国的沙产业发展经验,我们提出荒漠化防治不仅可以有生态效益,还可以发挥经济效益。在咸海的治理中,我们希望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植物、通过水肥的高效利用,种植饲料、肉苁蓉、沙棘等,带动当地的牧民增收。”他说。
包安明表示,乌兹别克斯坦的科研界十分欢迎、赞赏中方目前的工作。今后,双方将一同完善咸海区域内的立体监测体系,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中寻找经济效益的更好发挥,同时将中国的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灌溉等技术运用到咸海问题的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