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第32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简称“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国际禁毒蓝皮书: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19)》。
蓝皮书力图全景式考察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主要国家或地区面临的毒品问题,考察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禁毒战略,研判和评估毒情新趋向、新特点和新挑战,探讨全球化背景之下全球毒情新趋向对于新时代中国禁毒人民战争的可能影响,借助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国内禁毒工作的预警、决策、绩效评估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全球吸毒致死者平均年龄37岁 数量持续增多
蓝皮书指出, 20世纪初以来,毒品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International Opium Commission)的召开更是启动了全球禁毒合作。然而,国际社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毒品问题不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日趋严峻,并对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重大挑战。
2018年世界毒品问题更是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向,传统的毒品治理理念和模式日益受到挑战。这些新趋向和新问题倒逼国际社会必须把毒品问题置于国家安全、全球政治中加以理解,共商共建国际禁毒合作,以减缓甚至化解毒品危机。
蓝皮书指出,全球吸毒者数量持续增多,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构成威胁,而且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不断增加的需求,加之越来越多元的供应,令吸毒问题正从小众变为大众行为,全球15~64岁人口中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吸食过毒品的人数逐年攀升,2016年吸毒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5.6%。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吸毒者的数量从2006年的2.08亿增至2016年的2.75亿,以年均600万人的速度增加。不仅如此,吸食毒品正在对吸食者构成健康甚至生命的威胁,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2.75亿吸毒者中,有3050万是较为严重的毒品成瘾者和依赖者。加之世界各国政府多把禁毒工作重心放在了打击毒品供应方面,而在减少毒品需求、给吸毒成瘾者提供治疗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因吸毒而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显示,全球1063万人通过注射滥用毒品,其中126万人因注射毒品感染了艾滋病毒,其比例高达11.85%。另有61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550万人既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又感染艾滋病毒。
正因如此,全球因吸毒而导致死亡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5年大约有45万人因吸毒死亡,其中主要因过量吸毒致死的人数就高达167750例,因吸食鸦片类毒品致死人数占比76%。而这一数字在2000年仅为105000例。全球疾病负担研究(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调查数据也注意到,2017年鸦片类成瘾者增长数量史无前例,新增400万例,死亡人数达11万例。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因吸毒致死的人数2017年增加至585000人(在535000~635000人之间),10年增加了27.6%,研究注意到,因吸食鸦片类毒品致死人数达11万例,仅次于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175000例)和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癌(127000例),而成为位列第三的死亡原因。而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因吸毒致死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其峰值是30~34岁,而作为最主要杀手的丙肝患者的死亡年龄在55~59岁。
毒品需求的大幅增加使吸毒人数激增,而现有的医疗卫生设施和条件又无法满足成瘾者治疗的需求,必然带来诸多公共卫生防控的漏洞,公共卫生安全必然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
新精神活性物质有取代传统毒品之势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继传统毒品(如鸦片、大麻和古柯及其衍生物)、新型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麻古等)之后,21世纪以来流行全球的“第三代毒品”。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现,自2009年开始监测以来,新精神活性物质正以约每周产生一种新品种的平均速度出现,目前世界各区域都已报告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2009~2017年间总共报告了80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其数量之多、更新之快,是其他毒品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拥趸,尤其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在欧洲和北美的夜店、酒吧里,这些新兴的毒品大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它们会产生和传统毒品相同的快感,同时种类非常多,因此,受到了吸毒者的广泛欢迎,越来越多的毒贩和卖家也将他们经营的重点放到了新精神活性物质上面。
2016年1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共发生5544例因过量使用非法制造的合成阿片剂而死亡的病例,同比增长79%,2015年又同比增长了72.2%,2016年,死亡人数达19413例,比2015年增长110%。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滥用合成阿片类药物的死亡人数首次超过天然和半合成阿片类药物的死亡人数,芬太尼滥用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美国疾控中心和缉毒署甚至指出,2015年和2016年,美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两年下降。一个关键原因是意外伤害增加,其中包括药物过量使用致死,而芬太尼和芬太尼类似物等阿片类毒品相关的死亡率上升更是对此产生了直接影响。
“毒驾”肇事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重点行业群体涉毒问题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特别是交通运输、演艺界的娱乐明星及娱乐场所等的一些行业群体涉毒问题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毒驾”之类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在全国的持续蔓延,吸食毒品群体的低龄化特点突出且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使得毒品问题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蔓延,这其中公共交通安全领域受影响突出,“毒驾”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增长明显。伴随着全国各地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吸毒人数的急剧增加,驾驶员群体中吸食毒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造成了吸毒导致交通事故的案例近两年较为明显。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将14.6万名吸毒驾驶人的驾驶证依法注销,拒绝1.1万人申领驾驶证;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将7.13万名吸毒驾驶人驾驶证依法注销,拒绝6435人申领驾驶证。由此可见,“毒驾”肇事已经呈爆发式增长,已经迅速成为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又一重大隐患,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金三角”毒情呈现四大新趋势
蓝皮书认为, “金三角”中来自老挝的毒品对中国的危害虽然远远比不上缅北,但是仍然面临毒品反弹的威胁。近年,由于老挝各级政府对罂粟禁种、铲除不力,一些边远山村偷种罂粟现象出现,老挝北部九省有部分村寨偷种罂粟问题严重,使境外替代种植工作受到一定制约。“金三角”中的泰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北部山区罂粟种植区进行了替代改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禁毒效果,成为“金三角”地区较为成功的典范,泰国的毒品问题对中国影响较小。
蓝皮书主要以“金三角”中主要部分缅北地区的形势来进行分析。“金三角”地区毒品形势的决定因素错综复杂,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政局、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都紧密相关。近年来,该地区毒品对中国的渗透不断加剧,并且呈现出新趋势。“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持续反弹后略有下降,但是依旧保持高位,“金三角”毒品对我国渗透形势严峻,“金三角”地区合成毒品生产数量大幅增长,超过传统毒品海洛因,国内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金三角”地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