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发布时间:2022-03-23 10:1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在线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表示,科研人员通过在井水墩遗址挑选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两周时期遗存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别进行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井水墩遗址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距今4874-4820年),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开始种植粟,证明此时黍粟农业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且形成混作农业。

她指出,井水墩遗址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667-2568年,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皖南地区尚属首例。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来,皖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粟黍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证据。

北方粟黍农业2600年前为何能在皖南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汪静怡认为,结合史料记载与古环境背景推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两周时期吴太伯自关中地区“南奔荆蛮”建立吴国,人群的迁徙推动了粟黍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大规模种植;二是古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西周时期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气候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了混合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出现。

据井水墩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陈小春介绍,井水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2018年4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泾县文物局对井水墩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地层堆积厚,有多个历史时期的叠压关系,其丰富的农作物遗存,有助学界深入研究探讨皖南地区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在当地扩散和并存发展的特点。

中科院古脊椎所称,农业起源和传播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农作物扩散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等议题备受学界关注。在中国南方,早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随着时间推移,粟黍等北方旱地作物逐渐向南传播。受古环境变化及古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皖南地区农业发展的时空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目前依然相对薄弱,井水墩遗址粟黍遗存专项考古并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将有望填补这方面空白。(完)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品读“春分”诗词,览尽美好春光 弘扬戏曲艺术 传承传统文化 多伦多举办动漫展 儿童文学《三江源的扎西德勒》出版… 青海玉树发现通天河流域最大凹穴岩… 文学与影视,携手开拓新境界 《河边流萤》:心意相通所以情感共… 春分:春生美好,万事可期
推荐文章
山东省财政拨付135.4亿支持打造水… 山东滨州2022年前2个月实现外贸“… 如何培育认定智能工厂,山东进一步… 山东推广51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 《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 多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 鼓励生娃多… 安徽加快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实… 山西加强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