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多措并举锻造“品质文化之都”
发布时间:2021-12-10 11:34 |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姜业庆)为让“品质文化之都”更加深入人心,让广大市民共享东莞文化发展成果,12月9日上午,东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品质文化之都”建设新闻发布会。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市文广旅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董红,市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劭文,市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殷柱华出席发布会,介绍了立足“双万”城市新起点,打造“品质文化之都”的工作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超300万人次走进红色文博场馆
据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介绍,2021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聚焦“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弘扬红色文化,彰显莞邑文脉,加快文旅融合,促进全民运动,推动文广旅体事业取得新成效,为东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021年,市文广旅体局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全面升级、重新开放,鸦片战争博物馆成为2021年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修缮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等15处革命文物,打造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全市超过300万人次走进红色文博场馆参观学习。营造浓厚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整合发布10条“走读红色东莞,坚定理想信念”红色主题旅游路线,累计超过78万人次游览。举办“百年征程、百图纪实”美术创作展,推出《上甘岭》等12场红色经典演出,组织“永远跟党走”第六届合唱节,1000支队伍超过4万人参赛,推动全市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抓好系统内党史学习教育,在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重要阵地、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市文广旅体局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系统内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收集和办好64个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加快补齐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全民健身推广等方面短板,以办实事推动开新局。
与此同时,东莞促进传统历史文化出新出彩。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完成初步选址、初步设计方案等工作,中国举重博物馆在石龙动工建设,将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举重项目专题博物馆,松山湖望野博物馆正式开馆,全市博物馆达到53座。深入挖掘本土名人名史资源,高水平举办“容庚与东莞”大型系列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吸引超过13万人线上线下参观,岭南文化、莞邑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等。
此外,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还坚持创新供给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提效。拓展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完善文化馆总分支馆体系,新建村(社区)文化支馆62个,新建成城市阅读驿站20个、绘本馆7个,整合社会力量建成家庭图书馆109个,举办第十七届读书节,书香东莞让阅读成为全民新风尚。实施一批共享文化项目。创新举办“共享文化年”活动,打造“四个100”共享文化项目,推出超过2600场公益文化活动,惠及市民群众共310万人次(线上260万人次、线下50万人次)。举办一批大型文旅活动。文化惠民有声有色,组织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文化四季、文化年历、森林诗歌节、中国旅游日、“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等大型文旅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文化获得感持续提升。
坚持“125”加快建设文旅体强市
据介绍,未来五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将坚持“125”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体育强市,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1”就是“品质文化之都”的目标:将笃定心志、坚定不移地推动各项工作朝着“品质文化之都”聚焦发力。“2”就是两条主线、两大使命任务:一是提升万亿GDP城市的文化地位、文化形象、文化影响力;二是提高千万人口的文化供给质量和文化认同感、归属感。“5”就是五个重点方向:一是树立城市文化新形象,提升城市文化集中度和文化显示度;二是优化文化布局新空间,按照“中心引领、片区协同、节点开花”的格局,统筹推进各级文体旅游设施规划建设和提档升级;三是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四是创新文化供给新方式,纵深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提升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认同感、归属感。五是构建人文湾区新格局,在湾区建设中打响莞邑文化品牌。
2022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将坚持“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促进优秀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貌、焕发活力。重点抓好创新文旅产业政策、加快文体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旅发展水平、活化传统历史文化、打造全民运动之城等6个方面工作。
责任编辑:桑尼